第296章 永平二年2(1 / 2)

最主要的是,他对杂交水稻一概不知,只是作为一个千年之后的人,他知道杂交水稻能大幅度提高粮食的产量,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P>

还有他知道一些很基础的孟德尔定理,根本就没有多大作用。</P>

杂交水稻,离现在还很遥远。</P>

除了工部负责的工业和农业。</P>

礼部负责的科举也开始了,大乾各州各自举办乡试,在各州选出举人。</P>

二月,举人的选拔算是结束了。</P>

随后在五月举办会试,地点就在大乾皇都,成都城,</P>

各州举人赴京赶考。</P>

其实按照传统的科举考试,乡试要在秋天举行,称为秋闱,会试则在春天举行,称为春闱。</P>

但大乾刚刚立国,缺乏可用文臣,为了选拔可用文臣,叶凡并不愿意在等一个春秋,而是下旨直接在二月举办各州乡试,五月举办京城会试。</P>

永平二年,五月初九。</P>

会试结束。</P>

五月十六,张贴告示放榜,榜上三百人,皆为贡士,可参加接下来的殿试。</P>

而殿试,是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P>

永平二年,五月二十五。</P>

殿试在皇宫崇文殿进行,本来由叶凡亲自主考。</P>

但对于科举,叶凡不懂,便交由礼部尚书杨义和礼部侍郎张邦昌二人全权负责。</P>

叶凡只是出来打了一个照面,两百贡士也算是见到了叶凡,齐齐高呼万岁,叶凡说了一些话之后便离开了。</P>

殿试辰时开始,午时便出了结果。</P>

一甲三名,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P>

二甲若干名,为进士出身。</P>

三甲若干名,为同进士出身。</P>

但无论是第几名,无论是一甲二甲三甲,参加了殿试的贡士都不会落榜,考完都能被称为进士。</P>

而中了进士,便代表着入了仕途,能够做官。</P>

而且大乾缺人,这三百人甚至不用从底层做起,而是可以直接在京城任职。</P>

御书房内,张邦昌正在向叶凡汇报此次殿试的一甲三人。</P>

“启禀陛下,此次殿试已经结束,结果也已经出来。探花于仕荣,榜眼范光闲,状元虞允文。”</P>

听到虞允文这个名字,正在看奏折的叶凡抬起了头,带着疑问的目光看向张邦昌:“虞允文?”</P>

张邦昌被叶凡这么一看,显得有些疑惑,说道:“回陛下,虞允文是状元,而且此人甚是年轻,只有十九岁,是个有文才之人,能考上状元是真材实料。”</P>

叶凡心想:虞允文,采石之战,不会是重名吧?</P>

如此想着,叶凡倒是想见见这状元郎,于是对张邦昌说道:“朕要诏见此人。”</P>

“是,陛下。”</P>

张邦昌虽然疑惑叶凡为何要见虞允文,但也没有问什么,说着便下去安排了。</P>

没多久,一个穿着白色长衫,儒生模样的青年与张邦昌一同进入了御书房。</P>

叶凡抬眼望去,只见青年眉清目秀,显得很年轻,看着也很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