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醍醐灌顶(1 / 2)

李伯昭道:“他不是在哄抬米价吗?怎么也成好心了?”

宋问笑了笑:“哄抬的人, 不止是他。可因为他的出现,让我们都知道”

“我们先从头来说。”李伯昭道, “你先前说了,价钱是有人在幕后已经定了的, 那为何还会飞涨呢?”

“十七钱或是十八钱的价钱,其实都不算太高。如今长安城中多数的人, 都能买得起。而米铺给外来商户的价格, 与其他城池的米价差不多,所以外来商户也不算多。”宋问解释道,“近几年中,这长安城中的米量, 就很巧妙的稳定下来。足够售卖, 也不至于太多。这价格就稳当的抬住了。”

“可商人都是趋利的。若有人愿意高价大量买米, 能不卖吗?这米卖的多了,长安城里的米不够了, 若还有人想买,价格自然就往上涨了。这是幕后人没有考虑到的。”宋问笑道,“而这价钱涨上去了。”

李伯昭点头。

“这价钱一涨,外来的商户见利可行,就会带着更多的米进长安来,以为可以赚上一笔。”宋问笑道, “可惜,这卖价是涨了嘛,买价却没变化。”

李伯昭道:“那这米又多了, 价钱也该掉下来了呀。”

“涨容易,跌不行。这就好比要他们把进嘴的肉再吐出来,不会的。这三年来他们都没减过价,如今也不会想减价。因为要减,就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全城一起的事情。”宋问道,“何况,即使定在十八钱,该买的人还是得买的。他们还赚的更多了。”

李伯昭:“那……后面来的这人,又想做什么呢?”

宋问蘸了点水,在桌上比划出来:“御史公您看。这神秘人先前买了囤着的,有一大批米。稻米丰收在即,有一大批米。外来商户因利而趋,又会有一大批米。这长安城近日内,将会囤积了不少余粮。米铺虽然不降价,但心中还是有数的。”

李伯昭继续点头。

宋问:“早稻收割的时日是定的,这人只要在丰收之际大量低价抛售,必定能带动价格下跌。米铺一看,他们私下是知道的,城中囤米太多,以防压货,就会跟着低价抛售。长安城米价,届时必降。”

在股市里,可以称为恐慌性抛盘。因为群体的盲目是会传染的。

“若他真是有心的,这人肯定很聪明。”宋问喝了口茶,由衷道:“我真是想见见他。”

李伯昭听了个半懂,但好歹知道了对方的目的:“老夫还是不明白,他为何要用这样的办法,把米价降下来?”

宋问笑道:“想来大梁朝廷,从来没有插手过米价吧?”

李伯昭点头:“是这样不错。”

宋问:“那就是了。总有人看不过眼的。”

英雄总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人。

李伯昭又问道:“他真能让长安米价降下来?”

宋问道:“如果他真想,未必不可以。那就要看他手中的筹码够不够多了。”

“能否阻止他?不管他是有心无心,好心还是歹心。这米价继续下去,忽涨忽落的,城中怕是要恐慌的呀!”李伯昭道,“而且他若不是先生说的那样,只想借此牟利,那该如何?”

宋问摩挲着茶杯,说道:“这就要看御史台与户部了呀。找到他,才能阻止他。否则,米在他那里,还能拦住他不卖吗?”

李伯昭闻言,摇摇头,苦笑道:“若是能找到他,还需如此烦恼?”

“御史台与户部也查不出来吗?”宋问道,“这人买的米,肯定不少。”

李伯昭道:“查不出啊。这长安那么多米铺,买米的人又零散,他们根本记不得。户部登记的不够缜密,根本无从找起。”

宋问点点头,道:“其实如果粮价真会跌,倒是一件好事,怕就怕,它跌的太多。”

恐慌性抛盘抛的多了,有崩盘的风险。尤其是这样信息流通缓慢的时代。

“哦?”李伯昭问,“那该怎么办呢?”

宋问笑道:“其实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问题只在于钱多不多。”

“准备钱做什么?”李伯昭问道,“买米吗?怕这价跌太多?”

“不不不,买米做什么?买米的话,银子还是进了那些商户和幕后人的口袋里。”宋问叩着桌子道,“就现在看,还不知道他手上有多少米了,他还要收多少。如果这米价最终涨过二十钱,恐怕长安城里是会出现恐慌的。备些银子,由朝廷出面,向外来的商户购买稻米,然后低价出售,以安民心。”

李伯昭:“若是没有过二十钱就直接跌了呢?”

“那你们就可以省些银子了。”宋问道,“二十钱以内,都可以不用管。我看在早稻丰收之前,米价必跌。跌是好事,可如果跌破了九钱,再继续阴跌,那就不好了。因为农户要亏惨了。”

李伯昭:“正是如此。”

宋问:“若真是米价大跌,备着银子,由朝廷向农户高价收购,再低价卖出,就不必担心长安会因米价之事生乱。”

这价格暴涨暴跌之间,亏得最多的,还是那些囤粮未卖出的米铺与幕后人了。

李伯昭想,这过二十钱或许还有可能,跌破九钱?夸张了吧?

李伯昭道:“好,老夫去与太傅商议商议。”

他对着宋问一抱拳道:“宋先生是有大才之人,凭借区区几个数字,一眼就能看出其中门道。此事还劳烦你多费心了。”

“御史公客气。宋某义不容辞啊。”宋问回礼道,“宋某认为,哪怕是行商,也是要讲道义的。在我看来,这世间有两件东西不应该蓄意哄抬用作牟利。一是米价,二是药价。否则,无异于杀人夺命。”

李伯昭微笑颔首,对宋问很是中意。

“可惜了。你若是想入仕,老夫一定向陛下举荐。就是太傅说你不愿意。”李伯昭又叹道,“可惜了。”

宋问笑道:“教书育人,以可济天下嘛。令公子就颇为聪慧,来日不输于宋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