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这剑什么来历?看把你激动的?”</P>
等娉婷走出殿外,季书好奇地询问周瑜。他可是很少能见到周瑜这般失态。</P>
周瑜走到孙策身边接过宝剑,拔出剑身摸了又摸,笑了又笑。</P>
“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P>
“相传,湛卢能识明君。君王贤明,宝剑在侧,国家兴盛。君王无能,宝剑弃之,国家衰败。”</P>
“如今象征正统的玉玺和象征明君的湛卢同时出现在大哥手里,天下的风向要变了!”</P>
天下哪有风向,变的是天下人口中的风向罢了。</P>
季书听完也忍不住上前摸了一模,打趣道。</P>
“这剑还能识君?”</P>
周瑜呵呵笑了两声。</P>
“剑不能识,不是还有人吗?三弟忘了,刚才把它送给大哥的是谁?”</P>
咦?</P>
季书愣了片刻,惊道。</P>
“二哥,你是说这把剑一直是墨家在管理?”</P>
周瑜将湛卢收入剑鞘,递给孙策。</P>
“春秋至今几百年间的事我不好说,但娉婷小姐既是江湖人,又是如今的墨家巨子,岂能不识这把名剑?她将剑送给大哥,自然代表如今的墨家认可了大哥。”</P>
“大哥,可喜可贺啊,得此二物,天下人迟早将视楚国为天下正统。”</P>
孙策知道周瑜是为他高兴,但他自再次拿到玉玺起,心态早已发生了变化。</P>
“这些终究是外物,你和子渊才是我的宝剑,楚国将士才是我驰骋天下的战车。”</P>
见孙策随手就将剑放到了身后的剑架上,季书朝周瑜挤了个眼色。</P>
“二哥你看,连大哥都会说肉麻的话了。”</P>
周瑜这次倒没有挤兑孙策,反而点点头道。</P>
“伯符这是越来越有君王的样子了。”</P>
三人说笑了一阵,正想趁这个间隙休息一会儿,忽然殿外又有徐州的加急呈报递了进来。</P>
函谷关外曹操和董卓确实暂时罢兵了,难道曹操又打起了徐州的主意?经过先前一番大战,眼下秦、魏、楚三国应该都已经无力开战了。</P>
众人心里一突,孙策也连忙接过呈报查看。</P>
看着孙策渐渐松开的眉头,季书和周瑜的心也安定了下来。</P>
“大哥,是什么急事?”</P>
孙策长长舒了一口气,眼神中却带了一丝疑惑。</P>
“关羽死了?”</P>
关羽死了!</P>
季书接过孙策递来的加急文书,一目十行看了过去。</P>
文章很简洁,是甘宁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