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就是说是不是可以放大徐朗这个人物内心的那种焦虑,他对自己和高博曾经友情的怀念,还有回归家庭回归平静的心路历程,这些都可以再放大一些。”
徐光头说的很婉转,但转来转去似乎都在贩卖他那套所谓的“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这个元素在《囧途》中也有体现,但触及的笔墨并不太多。不过贺新对中年危机这个词并不感冒。
什么是中年危机?
在贺新的理解中,无非就是上有老下有小,七年之痒,左右摸右手,工作压力大,家庭矛盾种种,但这不就是生活常态么?正是由于有这么多的问题,才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去经营我们的生活。
中年危机是个外来的词汇,人家老外强调的是个人,所以动不动就焦虑啊,危机什么的。但是中国人讲究的是责任。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赡养老人,抚养孩子那就是一个人的责任。至于说七年之痒,左手摸右手,爱情消失还有亲情,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些都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儒家文化的特征。
如果按照老外的逻辑,中国那么多外来务工者,背井离乡,夫妻分居,骨肉分离,来到城市打拼,那岂不是全都是中年危机?
城市里也一样,十几年前的那场改革,那么多人下岗,大家不也一样咬紧牙关,努力奋斗,一步一步走出来。
所谓危机,你努力了,奋斗了,走出来了,那就是幸福。
徐光头贩卖的中年危机,对比这些外来务工者、曾经的下岗工人,不过就是知识分子的小资和矫情。
说穿了还是公知崇洋媚外的那一套。
有些话不能说的很直白,囧系列毕竟需要徐光头这个核心人物,贺新尽管心里不太认可,也不可能当场驳他的面子,稍一沉吟便道:“这个本子目前还只是个半成品,你看着弄好了。不过……”
说到这里他特意顿了顿,看着徐光头,叮嘱道:“我们要做的这个是商业喜剧片,好不好笑,能不能得到观众的共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来满心欢喜的徐光头稍稍一愣,不过他是个聪明人,没有饶小志、程二的那种执拗,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比宁皓还要圆滑。
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我明白。”
……
今天的国庆档延续了去年的票房热度,继九月十六日上映的《山楂树》和九月二十一日上映的《精武风云陈真》相继破亿,二十九日上映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更是宣称破两亿。
前有暑期档冯晓刚的《唐山大地震》以673亿票房创下了国产片的票房纪录,紧接着又有《狄仁杰》称霸国庆档,贺岁档还有万众期待的《非诚勿扰2》,国庆档一过,股市开盘,去年刚刚在创业板上市的华艺兄弟的股票蹭蹭蹭的往上涨。
这些天媒体上除了聚焦国庆档上映的电影票房走势,各种宣传软文以及收了钱的影评人的各种吹捧,然后就是华艺股票又涨了多少,黄家兄弟的身价如何如何,冯裤子、李白莲、黄小明等明星持股几何,身价破亿云云。
就连程好看了这些新闻,也难免吃味道:“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加盟华艺呢。”
当年王晶花出走,华艺方面确实挖她来者在,只是她还是选择了和跳槽到橙天的花姐签约。
“钱够花就行了,别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点贺新挺看得开的,比起后世那么互联网公司动辄几百亿上千亿的一夜暴富,眼下的电影公司的几亿十几亿不过是小儿科。
“我也就这么一说,哎,你们公司将来什么时候能上市啊?”程好问道。
“呃……”
关于上市这个问题,除了小豆丁常常念叨,贺新和宁皓其实都没有真正想过这个问题,他们一个导演一个演员,开公司就是为了更好的创作,上市这个词似乎很遥远。
上市嘛,无非就是拿股民的钱拍电影,套现,割韭菜……说实话,类似这种资本操作,两辈子的贺新都不擅长,想想还是算了。钱够花,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夫复何求呢?
国庆档上映的这些电影,唯一让贺新感到可惜就是由吴雨森监制,苏照兵导演的那部《剑雨》。
整个国庆档的票房堪堪只有2500万,还不到《狄仁杰》的一个零头。
贺新这段时间在家陪老婆,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跟张进学八极拳和咏春,也被老婆拉着看了几场电影。
从一个电影人角度,艺术水准最高的当然是国师的《山楂树》,青涩小黄鸭,满满胶原蛋白的小脸蛋真的很可爱。满脸土气的窦晓也很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很难想象这货居然是个加拿大的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