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东京影展(1 / 2)

我是演技派 陈奔驰 1268 字 7个月前

没错,贺新就是打算做国内电影人的生意。

什么好莱坞团队航拍一个小时就要五千美元的报价,分明就是仗着自己科技发达,到处宰肥羊。

就跟他们卖军火一样,英国、以色列自己人,F35八千万;法德盟友,一个亿;韩国、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友人,嗯,是盟友同时也是肥羊,一亿五千万;湾湾,呃,呵呵……

同时他也有想恶心一下那什么航拍的好莱坞团队,要不然这钱也让他们太好挣的。原时空中《风声》,华艺兄弟财大气粗,几个航拍的镜头硬是花了几百万。

有些东西压根就没啥神秘的,就象他刚入行那会儿,斯坦尼康刚刚被引进到国内,据说国内能够熟练掌握斯坦尼康的摄影师还不到十个,请一位来剧组拍摄,一天就要好几万,关键还紧俏,想请都请不到。

其实所谓的斯坦尼康也没有多少花头,就是一个摄影机稳定器。三样法宝,承重背心+减震力臂+平衡杆,功能就是拍摄运动镜头时,画面始终稳定不抖动。比如象香港摄影师黄月泰为什么被称为“铁手”,就是因为他在手持摄影机拍动作镜头的时候,那双手相当稳,画面不抖动。这是当年很多摄影师的一项基本功,可以说每一位出色的摄影师都有一双麒麟臂。

斯坦尼康的出现,就在这方面降低了摄影师的门槛。这个所谓的斯坦尼康同样也是美国人发明的,人家七十年代就在用了,然而传入中国整整差了二十年。

无他,就跟如今的所谓航拍一样,太贵了。

但是引进中国后短短几年的工夫就普及了,如今别说是拍电影了,就是拍电视剧恨不得每个剧组都要来上一套斯坦尼康。

航拍也是一个道理,原本拍摄那种大场面鸟瞰的镜头。场面小点就用大摇臂,贺新在拍《爱有来生》时,于姐姐就喜欢用大摇臂由上至下俯拍全景,各种横移或者上下的镜头。

场面大点就用那种吊臂能够伸出几十米高的大吊车,复杂一点,就用两台吊车? 中间连接钢丝绳? 把摄影机架设到钢丝绳? 通过绳子的抽动来控制镜头,已达到航拍的效果。这种不但费时费力,难度也很高。

要不然就是运用飞机实现真正的航拍。就象吴雨森在拍摄《赤壁》的时候,据说专门有直升飞机在现场待命,以便随时随地进行航拍。

但这种只有财大气粗才有可能实现。冯晓刚当年拍《天下无贼》时,为了拍摄刘得华和奶茶开着宝马车从草原上的羊群中开过的镜头,还专门花26万买了一架学名叫“凌空鳄鱼”的产自澳大利亚的滑翔机,请了当地的航空运动学校的教练当驾驶员,然后黎叔抱着机器在上面拍。

这比专门租直升飞机进行航拍省钱多了? 但是缺点就是没有直升飞机的稳定性,对摄影师的要求很高,同样需要一副铁手来稳固机器,不至于让画面抖动。据说当时为了拍摄这些航拍镜头? 黎叔都差点没冻死。

而且还不能悬停? 只能这么一路拍过去。

但是如果遇到城市里高楼密布,或者某些复杂的地理条件不适合直升飞机拍摄的地方? 那么只能抓瞎,要么就花大价钱请所谓的好莱坞的特技航拍团队。

老实话,虽然贺新没有见识过好莱坞特技航拍团队的设备,但他估摸着汪滔滔今天带来的这两架能够搭载摄影机,能悬停,能上下左右可以从任意角度航拍的无人机,肯定是有过之无不及。

其实这种无人机真要开价两百万一台,对于电影公司来说还是合算的,请好莱坞团队几百万,还不如一次性投资,以后一直能用。

但这么一来,普及的程度就差了。毕竟这种无人机不象当年的斯坦尼康那样可以山寨。作为能够操控无人机的大脑——飞控系统,那可是汪滔滔的独门绝技,没有源代码根本就不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