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 27 章 【想法挺多】(2 / 2)

医汉 春溪笛晓 1790 字 8个月前

霍光知晓霍善这些稀奇古怪的知识都是从东方朔那儿听来的,对待东方朔自然十分友善,很快就把家中那份寄生虫图谱取了出来。

霍光还跟东方朔道歉“本该抄一份送到先生府上才是。”

东方朔道“没那个必要,看过就行了。”

他记性好,书读完就记在脑子里了,所以他家里从不留书。至于儿女教育问题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以后真有需要再给他们弄几本吧。

等看完完整的寄生虫图谱,东方朔只有一个感觉拿走,拿走,快把这该死的知识从我脑袋里拿走了。

幸亏他目前不打算去长沙,也不打算去徐州或扬州

可惜了鲜美可口的生鱼脍,一时半会怕是吃不下了

听说草原人爱吃生肉,不知他们身体里是不是也长着不少虫子。

东方朔很有探究精神地道“听说你多了个匈奴人家臣,要不给他吃点驱虫的药,看看他身体里会不会出来虫子。”

霍善认真思索过后,拒绝了东方朔的提议“药可不能乱吃,你又不是行医的,不能给人乱开方子。”

他已经是过了好几天医的人啦,虽然很多东西都糊里糊涂的,却也见识过好些个被庸医开错药的患者。

听张仲景他们说,这叫做坏病,是叫庸医给治坏了或耽误了。坏病是最难治的,因为用错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会让患者的病情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这样他们还怎么辨证论治

所以说,知道个方子就乱用着实使不得,庸医才会干这种事

东方朔也是个好奇心强的,见一个建议行不通,又提了另一个建议“我倒认识个行医的,以前还给太后看过病,可以请她过来给你府中上下都看看。”

霍善听后倒是有些心动,李时珍说明代的达官贵人都会定期请医者到府上诊脉,只为求个“病向浅中医”。一个病刚冒头时是最好治的,错过了这个好时机兴许就变成了张仲景他们所说的“坏病”。

既然李时珍他们现在没法出来给他爹诊治,何不请长安城中的医家来给他爹看看呢

霍善不认得什么医家,立刻对东方朔道“可以等我爹在家时再请过来吗”

东方朔一听就知道他是不想落下霍去病,笑着点头说道“没问题。”

霍光在旁听者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商议请医家登门的事,全程都没有插嘴。等到他们说定以后才询问东方朔对方家住何方、姓甚名谁,需不需要府中派人去接。

东方朔道“对方姓义名姁,乃是左内史义纵的长姊,目前就住在义纵府上,离得不算远,不过派辆车也行,到时我亲自赶车去把她接来。”

霍光记了下来,先命人去准备车马,接着又取出叔侄俩刚合力整理出来的草木图谱给东方朔过目。

东方朔本人把关的话,应该会比霍善一个小孩儿更稳妥,底下人找起来会更轻松。

东方朔

东方朔看向霍善。

霍善立刻指着图谱上的甘蔗对东方朔提醒道“甘蔗你写过的,在神异经里”

东方朔“”

我说我没写过这本书你信吗

想想自己这短短几天的遭遇,东方朔陷入沉思。

看来这下不得不写神异经了

李时珍几人见东方朔的反应,也明白过来了。

原来这跟华佗神方仲景神方之类的医书一样,神异经也是托名之作。

可见自古以来写书之人想扩大知名度,都得扯个名人糊弄世人啊

医家们经常分析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大多认为它成书于战国后期到西汉初期,最直接的证据是里头许多句子与道德经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高度重合。

估摸着这书是秦汉时期好几代医家接力归纳整理写成的,为了让它成为经典才托名为黄帝内经。

连三皇五帝都逃不脱被扯虎皮的命运,寻常人又何必纠结那么多

这一刻,张仲景释然了,华佗也释然了。

看看这个东方朔吧,还得当面被编排呢

东方朔可不知道这是后世人在捣鬼,只觉李长生这人坏得很,换个人来哪里接得住这话头

当然了,神奇的东方朔可不会被这点小事难倒。他接过那份草木图谱一本正经地从头看到尾,时而轻轻颔首,时而凝神思索。末了,他才给予肯定评价“没错,就是这样。”

霍善都被他唬住了,感觉东方朔真的认得这几种草木。他颇为期待地说道“秋冬甘蔗正好能吃,要是能找到的话,说不准今年能吃上”

东方朔道“别说巴蜀以南,便是去巴蜀也远得很,帮你找甘蔗再加上一来一回至少得花好几个月,你想尝鲜怎么都得等明年了。”

霍善这几晚去过长沙、广陵、北京,还以为去哪里都是一眨眼的事,听东方朔这么说只觉失望得很。他问东方朔“您懂那什么缩地术吗就是咻地一下走一千里,咻地一下又走一千里的那种。”

东方朔要是懂的话,就可以直接去西南把甘蔗扛回来了,一天往返几趟根本不算事

东方朔“”

有的小孩年纪不大,想法倒挺多

我,神异经撰稿人东方朔,诚邀你小子一起来当神异经专栏作者

东方朔接替霍光带了半天娃,估摸着霍去病该回来了,便揣上霍善去义纵府上接人。

霍善是最爱出门的,屁颠屁颠就跟着东方朔跑了,弄得霍光忙让金日磾跟上。

东方朔要是个人贩子,一准能把他哄去卖掉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