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万事俱备只欠密道(2 / 2)

众人喝得那是酒酣耳热,宾主尽欢。

……

次日,清晨。

刘表单骑来到鲁阳城郊,由于这里屯有大军,附近百姓见春耕无望,不少人带着自家存粮往山里跑,或者挤进坞堡,都生怕军队劫掠他们。

原本的阡陌良田,如今长满了蒿草,与毗邻的华阴郡那种盛世景象,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刘表感慨良多。

南阳本是产粮大郡,被袁家搞成了这样。如果再没有赶上夏种,不知道今年又要饿死多少人。

他得到小天子的回复后,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将两个儿子留在雒阳,自己只身再返荆州。

这次比上次来荆州凶险得多,大概真的要埋骨此地了。

他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已经五十多的人了,为何还要干这种上刀山下火海的事情。

似乎自己冥冥中总在跟荆州这块地方较劲。

根据王允提供给他的消息,他穿过南阳郡,来到襄阳城西四十里外的隆中村,在与村民打探后找到水镜先生的家。

水镜先生姓司马名徽,字德操,襄州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

在原本的时空,他有个很出名的弟子,名曰诸葛亮,只是那应该再过四五年,二人才能相遇。

他与另外一位隐士庞德公屋宇隔水相望,常常欢聚,荡舟或涉水相访,无牵无挂、自得安闲。

只是这种闲云野鹤的好日子,被一旬前来的周毖给破坏了。

一向不问世事的二人,被周毖所言的天子所作所为,给勾起了好奇心。

他俩一身的本事,一大半身子都快埋进土里了,却苦于没有传人。

得知天子之智,心里就有些痒痒。

不过,他们也知道那是天子,但那又如何?

这俩老东西觉得,凭借他俩肚子里面的东西,天子要是能尽数学会,定可重振汉室,四海升平。

后来,黄承彦也参与了进来,三个早已看淡名利的老家伙竟然起了出山入雒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