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关于货币改革讨论(2 / 2)

“嗯,这倒是个办法。”王珪点头表示赞同。</P>

“好,那就这么定了。”林尘拍板道,“接下来,我们要尽快制定出新货币的方案,另外,在这里我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两位!”</P>

迎着两位探寻的目光,林尘缓缓丢出一枚重磅炸弹:“陛下亲口表态,突厥国灭之时,准我南海建国!”</P>

王珪和韦挺闻言,皆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P>

许久,韦挺回过神来,颤声道:“建国……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P>

林尘微笑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憧憬。</P>

王珪深吸一口气,道:“如此一来,我们更要加紧推行新货币,为将来的建国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P>

林尘点点头,“此事还要拜托二位先生了!”</P>

“义不容辞!”</P>

林尘对于两人的反应很满意,至少他们没有弃官而去的想法,还愿意继续在此发光发热。</P>

老实说,现在这两人的重要程度,在南海郡可谓无可替代,虽然论起学识来,有诸多学习神器在,与之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者有很多。</P>

可从政经验,和处理事务的方式方法,对应急事务的处理等,却是书本上学不来的。</P>

心情大好之下,林尘不免话多了起来。</P>

“其实说起货币改革,其实我们还是有基础的,琼州岛上一直使用的纸币,虽然代表的是铜钱,不过民众也都接受。</P>

那么如果我们将锚定物换成金银,甚至以后换成国家信用,想来也不是大问题。</P>

难点就是要让其他国家的人认可接受,以及货币兑换比例问题。</P>

前者,因为我们有垄断商品的关系还好说,可是后者就比较麻烦了!”</P>

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各个国家的货币都是繁杂不同的。</P>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大唐的方孔铜钱和罗马等国的实心金银币。</P>

比如萨珊王朝的银币,阿拉伯帝国的仿萨珊银币,拜占庭帝国的东罗马金币等。</P>

其实在丝绸之路上,由于这些货币都是特殊金属制造,无论何种货币,只要材质和重量相同,其代表的价值也是一样的,所以还算好换算。</P>

而且往来商人都是卖完货就会在当地继续采购,很少有将钱带回国的。</P>

可对于南海郡来说,就不一样了,因为所生产商品的特殊性,导致物价差异很大。</P>

而且南海郡的需求大多为原材料,这就导致,十船南海郡的货物,换回的货物肯定远远比十船多的多。</P>

那多的货物自然没办法,只能以当地货币的形式结算,长时间的贸易顺差下,外汇持有量肯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