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甘心啊,就算陛下已经宽恕,他们的儿子只需流放,不必问斩。”</P>
蓝玉闻言,猛地一拍桌面:“真是便宜他们了。”</P>
不久,去请郭汝槐的人也返回。</P>
郭汝槐在途中已得知事情始末。</P>
听到林幼薇的解决办法,他对林幼薇的决断力深感敬佩。</P>
进门先向蓝玉等人行礼,再与林德贵等人寒暄,然后走到林幼薇面前,面带歉意:“其实这事我也应负责,两位姑娘自尽,我深感痛惜。”</P>
蓝玉本就有怨言,此刻更是瞬间站起。</P>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林幼薇还真想到了一个妙计。</P>
那就是定远侯王弼无意间提出的一个建议。</P>
林幼薇觉得这方法可行。</P>
就是把这些人都送到军营去。</P>
找个借口在军中除掉他们。</P>
这方法似乎挺合适。</P>
至于如何操作执行,就要看陈寒的了。</P>
林幼薇了解了这个方案,立刻宣布:“好,今天就到此为止,各位回家吧。”</P>
“我也得回去向我家大人禀报目前的情况。”</P>
说完,她显得焦急,立刻带着夏荷和冬雪离开。</P>
林德贵看着女儿风风火火的模样,又想起她刚才的决断,欣慰地笑了。</P>
看来女儿跟着陈寒,确实学了不少。</P>
……</P>
路上。</P>
夏荷和冬雪都很机灵,尤其是冬雪。</P>
以前她总爱与林幼薇唱反调。</P>
林幼薇做猪肺汤,她冷嘲热讽;林幼薇悉心照顾陈寒,她也会说些酸话。</P>
但这次,目睹林幼薇果断处理难民问题,并直接揪出那些人后,冬雪彻底服气了。</P>
她歉意地开口:“林姑娘,先前我对你有所误解。”</P>
“因而不断给你制造困扰,如今目睹你协助大人处理诸多事务。”</P>
“你的智谋和手腕,实在令我钦佩。”</P>
“因此……”</P>
她话未说完,林幼薇已握住她的手,微笑道:“我们能伴随在大人左右,能为他尽一份力,已是难得的幸事。”</P>
“我们应该亲如姐妹。”</P>
“那些无谓的纷争,就让它过去吧。”</P>
冬雪脸上泛起红晕,没想到林幼薇竟如此豁达。</P>
她没有多言。</P>
……</P>
郭汝槐押着那十二个生事者直奔南城监察院,交由上级审理。</P>
或许是听闻了陈寒如今的能力。</P>
一听这些人胆敢作乱,尤其是面对郭汝槐这等倔强强硬之人。</P>
若无确凿证据,郭汝槐断不会轻易指责。</P>
而他们此刻还敢耍花招,无疑是自寻烦恼,被逐出武司马都是轻的。</P>
于是这些人只能向兵部侍郎道歉了。</P>
这件事很快传入朱元璋耳中。</P>
锦衣卫将详情如实禀报给朱元璋。</P>
朱元璋手持木牌,上面描绘着林幼薇站在车驾上,傲视群雄的场景。</P>
那些男子被她驳得哑口无言的情景历历在目。</P>
他不禁赞叹,这个女子绝不简单。</P>
林幼薇陪伴在陈寒身旁。</P>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P>
“这个女子是不是他在晋商商会二楼会面的那个女子?”</P>
蒋瓛点头:“正是此人,不错不错,看来他找到了宝物。”</P>
“这样的女子,在他身边定能大有作为。”</P>
接着他又为陈寒感到些许忧虑。</P>
在功德碑落成那天,他随口对陈寒提过,打算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他。</P>
想让他成为驸马,牵制陈寒。</P>
前提是,陈寒确实能妥善处理赈灾事宜,并每年进贡一百万贯。</P>
如今看来,陈寒正逐步实现这个目标。</P>
他也开始在女儿中挑选合适的人选。</P>
听说林幼薇貌美且有能力,他不禁头疼,将来女儿嫁过去会不会受她欺负?</P>
朱允熥和蒋瓛无法揣测朱元璋的想法。</P>
朱元璋回头瞥了朱允熥一眼,说道:“允熥,你也该多向老师学习。”</P>
朱允熥近来一直陪在他身边学习政务,尽管每天忙碌至深夜,仍坚持不懈,这让朱元璋十分满意。</P>
相比朱允炆所谓的孝顺,朱允熥真心实意地分担他的工作压力。</P>
这件事让朱元璋更深刻地理解了孝顺应有的样子。</P>
在接到皇祖父的密令后,朱允熥立刻返回东宫,处理完一些事务,便匆匆赶往陈寒的宅邸,心中充满了好奇,林幼薇究竟施展了何种手段?</P>
...</P>
兵部侍郎派人煽动骚乱的举动,迅速引起整个文官阶层的注意。</P>
多数人对兵部侍郎此刻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他丢尽了智者的脸面。</P>
竟敢使用如此卑鄙低劣的手段,这不是自毁形象吗?尽管大家对兵部侍郎因儿子被捕心生不满表示同情,但为了诋毁陈寒的名誉,采取这种手段实属不智。</P>
结果却被人当场揭发,进而被依法惩治。</P>
刑部的效率不得不让人称赞,郭汝槐的案件一提交,立即转到了都察院。</P>
都察院的詹徽试图掩盖,但事情发生在闹市,审讯时证据确凿,三司会审,双方对峙,兵部侍郎只能咬牙认罪。</P>
于是,詹徽的手下还没来得及对陈寒展开反击,就已经先沦为阶下囚。</P>
...</P>
次日,陈寒对灾民的冷漠态度愈演愈烈。</P>
更多的民众了解到,陈寒已对此事置若罔闻。</P>
同时,那几位罪犯将在三日后被流放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