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所说,若此事无人阻挡,那么子孙后代真的要饿肚子。</P>
不仅是工部尚书,工部侍郎此刻也是怒火中烧。</P>
\"以往修缮京都道路,皆由百姓服役,朝廷无需耗费一文钱。</P>
\"</P>
\"如今他竟承诺每日支付工人二十文,这得消耗多少库银。</P>
\"</P>
\"如此行事,实属罕见。</P>
\"</P>
\"如此一来,岂不是以后修路都要付酬?\"</P>
\"信口开河,仅此一条足以定罪。</P>
\"</P>
工部侍郎话落,漕运司主事接言:\"此人不顾其他部门生计,我看我们也无需让他好过。</P>
\"</P>
\"我明白了,如今这般不痛不痒的应对,已无法奏效。</P>
\"</P>
\"我们必须采取强硬手段。</P>
\"</P>
漕运司深知,若再如此,他们的处境也将岌岌可危。</P>
他沉声道:\"漕运养活了无数人口,从京畿到地方,牵涉广泛,陈寒怎就无视我们的利益?\"</P>
\"竟将所有运输交给商人。</P>
\"</P>
\"他究竟意欲何为?\"</P>
\"沿途有免费船只不用,偏要将银两拱手让给商人,他才心满意足?\"</P>
\"难怪尚书大人斥其仅为市井之徒,有失体统。</P>
\"</P>
一提及陈寒,漕运官员无不愤慨。</P>
她自然不会透露,漕运虽看似无费,但装卸损耗费、各地附加费用,实则暗藏玄机。</P>
这是长久以来的潜规则,漕运生存之道。</P>
看似利用朝廷航道不花钱,但在运输中产生的损耗,便是他们隐形的收入来源。</P>
因此,陈寒弃漕运而用商船,他们怎能不恼火?</P>
这是断了他们的财源。</P>
工部侍郎面色铁青,继续道:\"这还没算上砂石木材和石板的源头生产者。</P>
\"</P>
\"这些人加起来数目可观。</P>
\"</P>
\"陈寒啊陈寒,不懂历代衙门间的微妙关系,如此轻易挑战我们的饭碗,我们怎能坐视不理?\"</P>
\"换个角度看,风水轮流转,他也有求于我们的一天。</P>
\"</P>
詹徽听着,心中明白,小打小闹已不足以对抗陈寒。</P>
自己的利益已被严重侵犯,再这样下去,朝廷无人能真正制衡陈寒。</P>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P>
除了户部尚书茹太素犹如茅厕顽石,坚硬且臭不可闻,其余文臣名义上都以他为首。</P>
若无法带领他们战胜陈寒,这些人对他的信任将大打折扣。</P>
也因此,詹徽清楚,此刻的他已无退路。</P>
一念至此,头痛不已。</P>
\"行了,你们不必多言,我早已说过,这陈寒不懂官场的规矩与人情。”</P>
“不懂得适可而止,我们就无需对他手下留情。</P>
老夫自有对策来应对他。”</P>
众人似乎都在静待他的决策。</P>
待从詹徽宅院中退出,每个人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P>
自从目睹詹徽让陈寒颜面尽失,令其生意损失过半,令那些尚存正义感的官员避之唯恐不及之后。</P>
大家皆认为詹徽确有手腕。</P>
官员们散去后,府中的幕僚们相继走出。</P>
“大人,此番来者绝不怀好意。”</P>
“他们是刻意逼迫您与陈寒那小子对抗。”</P>
绍兴的幕僚如此说道。</P>
绍兴素来是出优秀幕僚之地。</P>
这位绍兴幕僚跟随詹徽多年,一直在外倾听。</P>
官员们走后,他才现身。</P>
“你说我们该如何应对?”</P>
詹徽问。</P>
“照理,得罪人的事应让陈寒去做,等他树敌过多,被迫反击时,我们再出谋划策,便能占据主动。”</P>
“目前,还不清楚陈寒会惹怒他们到何种地步,我们被动应对,恐怕只能触及表面,难以触及实质。”</P>
绍兴幕僚一语中的。</P>
詹徽也深知这一点。</P>
他身为吏部尚书,掌控官员升迁,本无需担忧陈寒威胁,除非他涉足南方。</P>
但现在他是文官集团的领袖,若不出手,威信恐受动摇。</P>
这让他左右为难。</P>
于是他想起了南城兵马司主事李林的建议。</P>
那计策虽狠辣无情,但实则相当有效。</P>
只能如此决定了!</P>
他暗自咬牙。</P>
“陈寒,你虽未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亡,我看你如何在灾民面前耀武扬威。”</P>
咚咚咚...</P>
正当他们商议之际,一阵纷乱的脚步声传来。</P>
“大人,出事了!”</P>
这一声让詹徽心头一紧。</P>
一名仆人跑来,“大人,少爷在南城赌场闹事,与人动手,又被巡城御史郭汝槐抓了现行。”</P>
“孽子!!!”詹徽怒吼一声。</P>
上次被抓,詹徽已告诫他未经允许不得出门。</P>
詹翊挨了一顿狠揍,所幸并无大碍。</P>
詹徽虽怒火中烧,但毕竟年事已高,且他是独子,怎能真下杀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