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官场的博弈!一石激起千层浪!(1 / 2)

蓝玉开始冷静分析。</P>

\"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郭汝槐确实被捕。</P>

\"</P>

\"以先生的性格,虽对郭汝槐的顶撞感到愤怒。</P>

\"</P>

\"但他欣赏郭汝槐的直率。</P>

\"</P>

\"二人同病相怜。</P>

\"</P>

\"一旦先生得知郭汝槐被捕。</P>

\"</P>

\"定会出手相救,我猜这就是文官们的计谋,想让先生陷入困境。</P>

\"</P>

王弼点头道:\"大将军,你说得对,我正是为此担忧,所以来找您了解情况。</P>

\"</P>

\"我们现在就去找先生,凭我们的威望,到兵马司救人,他们不敢阻拦。</P>

\"</P>

\"先生虽是佥都御史,但监察院与南城兵马司并无直接管辖关系,恐怕他们会借此刁难。</P>

\"</P>

蓝玉点头应允。</P>

于是,蓝玉等人立即启程。</P>

......</P>

紫禁城。</P>

乾清宫内。</P>

朱元璋听完蒋瓛的汇报,放下手中的奏折。</P>

接着问:\"锦衣卫的调查进展如何?\"</P>

\"回陛下,经过一天的排查,锦衣卫尚未发现郭汝槐收受过哪间商铺的贿赂。</P>

\"</P>

\"二百贯,数目不小,若真收了,除非只有一家,否则难以隐瞒。</P>

\"</P>

\"南城兵马司能如此迅速逮捕,必然掌握了确凿证据。</P>

\"</P>

\"要么是陷害,要么就是人证物证齐全。</P>

\"</P>

朱元璋轻拍奏折,思绪飞转。</P>

按道理,这样的漏洞百出的案件。</P>

南城兵马司这样的小机构,恐怕没胆量接手。</P>

因此,他立刻联想到文官集团与陈寒的冲突。</P>

郭汝槐虽曾与陈寒有过嫌隙,但陈寒对其颇有赏识,断不会坐视不理。</P>

利用此事引诱陈寒踏入陷阱,成功的几率其实相当可观。</P>

奇怪的是,朱元璋听完这漏洞重重的案件,非但未怒,反而心中暗喜。</P>

正如吕本幕僚所言。</P>

朱元璋担忧的并非朝中遍布贪腐官员或不忠之辈,对付他们易如反掌。</P>

他真正畏惧的是什么呢?畏惧那些有能力,如陈寒般聚敛财富的官员。</P>

尤其是那些愿意为他赴汤蹈火的下属。</P>

他必须一一消除这些威胁。</P>

他要让陈寒变成孤立无援的臣子。</P>

成为依赖于朱元璋,或是依赖其长孙的官员。</P>

绝不能让他单凭一己之力就能对抗整个文官集团。</P>

于是听到此事,朱元璋立刻推测。</P>

詹徽必定揣摩到了他的心意,才敢于放手一搏。</P>

詹徽也清楚,朱元璋不会因这事打压他。</P>

甚至可能借此机会,明知陈寒无辜,也要借题发挥,给他一击。</P>

因此,詹徽露出笑容。</P>

他在心里默念:斗吧!尽情地斗。</P>

陈寒,你有文官集团拖累,带着镣铐,看你还能有何作为。</P>

若你真能突破阻碍,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改革看似无法成功的制度,证明你确实有本事。</P>

那时,朕必会更加纵容你。</P>

如果你连文官集团这点压力都无法承受,那你的改革岂不是空谈?</P>

反复思量后,他直接下令:“此事不必惊动他人,你去东宫告诉皇太孙。”</P>

“就说他的老师遭遇困境,需要他伸出援手。”</P>

蒋瓛不明其意,但还是领命而去。</P>

望着蒋瓛离去的背影,朱元璋轻声哼唱起家乡的小曲。</P>

“看蟋蟀争斗,哪有看你们相互较量来得有趣呢!”</P>

呵呵!</P>

……</P>

东宫内。</P>

朱允熥已开始学习处理政事。</P>

看到父亲为自己皇祖父分担了许多事务。</P>

虽然皇祖父并未全权交给他,但一些琐事仍由他处理。</P>

此刻,他正逐步熟悉政务。</P>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前来求见。</P>

“让他进来。”</P>

待蒋瓛入内,朱允熥从容问道:“缇帅,今日怎有闲暇来见孤?”</P>

蒋瓛立即行礼:“殿下,我锦衣卫查到一事,关乎佥都御史陈大人。”</P>

朱允熥一听涉及他的老师,立刻起身:\"详细讲讲。</P>

\"</P>

蒋瓛便叙述了郭汝槐被捕的经过,以及郭妻求助陈寒的情景,特别强调这是文臣设下的圈套,意图使陈寒深陷困境。</P>

因为尽管手段看似粗暴,但深夜从郭家搜出的财物,足以让郭汝槐有口难辩。</P>

就算陈寒试图倚仗权势,也难以扭转乾坤。</P>

朱允熥听完这复杂的局面,先打发蒋瓛回去。</P>

他正思考对策,此时陈寒派来索要手谕的骆秉堂求见。</P>

骆秉堂陈述完事情,朱允熥怒火中烧,没想到小小的南城兵马司竟如此跋扈,连一个未定罪的官员也要刑部尚书的批准才能见面,显然是故意刁难。</P>

朱允熥对这群文官早已心生不满,闻言猛拍桌面:\"孤亲往,非看清楚他们哪来的胆量不可!\"</P>

朱允熥的亲自到场,看似关心备至,但在陈航看来,无异于添乱。</P>

他并不需要朱允熥亲临现场。</P>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若是文官集团策划的阴谋,那么他一人足矣应对,只需查明郭汝槐是否涉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