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忙碌的收秋(1 / 2)

来的人也不局限于本村,十里八乡的人基本上都会来。</P>

最少的也是要一锅,大家总要先试试好吃不能不能接受。</P>

现在孩子们也放暑假了,不能继续在县城开店了!</P>

在村里做个面条生意也不错,就是这生意持续到了八月份就没啥人来了。</P>

一想也是那么多面条子,还不得吃上个两三个月的。</P>

谁家也不是顿顿吃面条,肯定是换着吃的。</P>

眼看距离收秋还有一个来月,也不能去京市做生意了!</P>

过秋前应该是还有一波生意,陈晨也就沉住气。</P>

没事就去下网,弄上几条鱼来吃。</P>

自从买了面条机,这面条子就不能再上陈晨家的桌子了。</P>

隔三差五吃,这谁能受的了!</P>

陈韵自己都是偷偷的在大集上买凉皮吃,这还是陈晨无意之间发现的。</P>

李冬家有二十来个工人,是包中午饭的。</P>

有个三五天的他就来弄一回面条,简单省事大家也乐意吃。</P>

现在他自己都会用了,不用陈晨过去帮忙。</P>

这每次来,也不空着手。</P>

不能让兄弟吃亏啊!</P>

都是做小生意的,大家都不容易。</P>

陈晨也会把自家的西瓜甜瓜给李冬装一些,李冬家这个生意可以做大半辈子。</P>

现在已经开始做月饼往外销了,只有这玩意保质期长可以往外销一些。</P>

主要是有利润,才有的搞。</P>

陈晨家也要提前弄出一部分月饼来送礼,毕竟今年没有出去挣钱都有时间搞这些。</P>

马上也就是孩子百天了,就是不大过一家人也要聚一聚的。</P>

这边的风俗就是这个样子,十二天,满月,百天,周岁。</P>

就这样两口子带着孩子就回自己家,要住上两天和老人亲近亲近。</P>

这下陈母可算是解放了!</P>

“看孩子真累的很,三个人看一个还忙不过来了。”</P>

陈晨心里嘀咕着,还不是你们惯的臭毛病。</P>

一不顺心就得抱着,还得拿出手来摇着拨浪鼓。</P>

电视也得开着,要有个动静才能行。</P>

这就是神兽,还是他惹不起的存在。</P>

陈晨现在就算计着,到时候收完秋立马回京市。</P>

眼看到九月中旬,这过来加工面条的人越来越多。</P>

来的基本上都是老客户,自己知道带鸡蛋还有装面条的工具来。</P>

大部分还都是上午来,这样中午能吃一顿新鲜的。</P>

剩下的就要晒干,什么时候吃在什么时候煮就可以了。</P>

就是忙活这么久,这也没有挣几个钱。</P>

和面机的钱倒是挣出来了,压面机的钱可就是要等上个两三年。</P>

在村里有人开始弄第一块玉米地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动起来了!</P>

十多亩地的玉米要一个个弄回家,就连这秸秆一样也要全部收走用来喂牲口。</P>

也就是自家的这头老骡子!</P>

颗粒归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