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橘生淮北(1 / 2)

再谈及城市的绿化建设,诚然,长安洛阳两地的人口聚集程度相对较低,本来就有很多天然的绿植。

但是,大唐对于两京的绿化工作还是相当重视的。

不管是宫廷还是城市内部,都有许多种类的数目栽种,因为地处北方,气候条件的限制。

两京内种植树木,最多的种类,仍然是槐树和榆树。不过,间或也有石榴、樱桃等原生树种。

长安城的各条大街,道路两边都有树木栽种,这些树,并不是天然就长在道路两边的。

而是经过专人打理,专门栽种到街道两边,相当于现代的行道树。这些树,种到那里,并不是说就没人管理了。

日常负责巡城的金吾卫,总是要清点树木的数量,比如说天灾过后,发屋拔树,有缺损或是遗漏的地方,总是要派专人重新栽种。

若是因为人为造成树木死亡,缺损,必须予以赔偿。这种赔偿不只是钱财上的,还要负责将树苗栽种到原处。

可见,大唐朝廷对于城市建设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对于城市的绿化美观,也是有追求的。

城市的街巷尚且如此,宫城内部就自不必说。宫殿中轴线的大道上,两侧都种植了高大的树木。

像是洛阳宫城区,还有一块专门供皇亲贵戚露天游玩的广场,名曰陶光园。

现在李治带着沈安,就站在这陶光园的范围之内,因为是露天的广场,四周也没有多少遮挡,这里种植的树木花草也就更多,生长的也更为茂盛。

关键是品种极多,正值盛夏,百花盛开的时刻,置身其中,当真是美的享受。

高级的很。

“沈公,你看,这就是橘子树!”

李治奔向一排翠绿的树木,拍拍树干,显得很是兴奋。沈安却有些迷茫,原来,这就是橘子树啊!

说实在的,他还当真不认识。

从小就生活在城市的沈安,能够区分并准确识别的,只有一些开花的植物。虽然会做一些园艺农活,但也不是什么树种都认识。

比如这橘树,就当真是不太熟悉。不过,这东西在大唐的时候,就可以在北方栽种了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汉朝人就有的共识,虽然同属一种,可北方的所谓橘子树,产出的果实总是不如淮河以南的香甜。沈安确实听说,橘子这种树木,从南到北成功移植,是在古代就开始了的。

却没成想,竟然这样早。

“殿下,这是什么时候种在这里的?”橘子树在大唐长安,应该还属于稀罕物。

既然是栽种在皇城之中,可想而知,一定是刻意安排的,并不是天然就长在陶光园范围内的。

“据我所知,这是前年栽种在这里的,虽然长得还算旺盛,可就是不结果,不过,本来就是试着栽种的树木,只要能活着就不错了。”

沈安颔首,这倒是一句实话。大唐的种植方法比较落后,像这种原本就水土不服的植物,猛然间栽种到这里,头两年不开花结果都是很正常的。

李世民为何会选中橘子树作为移植栽培的树种?

其一,自然是橘子甘甜味美,其二,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受大唐交通的限制。

橘子算是长安和洛阳可以够得着的南方水果之一,树木也比较高大,可以耐寒,有尝试的价值。

就比如胖胖杨贵妃热爱的荔枝,就算长安人人知道,那是甜腻诱人的水果,却也不会引入城市内种植。

明眼人看看就知道,根本无法成活,气候条件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