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谢翊的决心(1 / 2)

两人之间畅谈甚欢,谢翊也喝下了王芷云带过来的鸡汤。</P>

把王芷云送走之后,他却并没有着急休息,他觉得此事也算是一个信号。</P>

王芷云说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些人想的就是把顾家拉下马。</P>

然后自己取而代之,以更大的权利来谋取更多的利益。</P>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自己而谋划,真正这个为国为民的大臣却是十分少的。</P>

甚至都少到几乎看不见,或许是有的,只不过在大家都在追名逐利的时候。</P>

那些少的可怜的人背道而驰,就逐渐被淹没直到看不见,他们也寒了心。</P>

而这样的场面十分危险,毕竟一个国家没有为国为民考虑的大臣,全是自私自利的家伙,那么国家也早晚会腐败,也早晚会自取灭亡。</P>

谢翊此刻脑海里面全是想的自己学的那些家国大义。</P>

他自诩不是一个好皇帝,就愿意成为一个好皇帝。</P>

但是显然要成为好皇帝的第一步,就是要治理好这个国家。</P>

可是他一个人怎么可能治得好这个国家呢?</P>

他需要一些能人,需要一些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大臣。</P>

想到这里,他又不免想起了王芷云跟他说的那些话。</P>

既然是这样的话,不妨在穷那些寒门子弟当中挑选几个真正有能力的大臣进来平衡权力?</P>

这样也防止那些世家包揽权力而不作为。</P>

提拔的那些寒门子弟,自然不会跟那些世家子弟结党营私。</P>

到时候他再微微引导,让那些寒门之中的人结党营私,与世家相对抗。</P>

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两派,到时候两派之间必然会产生竞争力。</P>

而两派为了加大自己的筹码,肯定会更加倾向于得到谢翊的重用。</P>

要得到谢翊的重用,自然而然就免不了要做出成就。</P>

要做出成就,必然就要在百姓和国家之上下功夫。</P>

这样那些人就会花心思在国家和人民身上,而不是在动脑筋思考怎么样把自己的同伴拉下水,自己来谋取利益。</P>

这么想着,谢翊越发觉得这个计策十分有效。</P>

反正他登基以来都加大了教育上面的投资,不少地方已经新办学业并且还取得了不少的成就。</P>

可以从中挑选十分优秀的寒门子弟入朝为官。</P>

甚至还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只要学习那些先辈们思想的人多了。</P>

那么人才自然而然也会多起来,人才多了,国家就会更加强大,百姓也会变得满足。</P>

到时候大家安居乐业就会开创开国盛世。</P>

想到这里,谢翊就觉得十分心动,马不停蹄的跑到太后宫中去商量此事。</P>

此刻刚好顾子忠也在顾知微的宫里。看见谢翊来了也不客气,直接招呼谢翊坐下。</P>

谢翊也并没有客气,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坐下之后就同顾家人,还有太后说了这件事情。</P>

说完便一直眨不眨的看着自家母后,希望能得到夸奖。</P>

事实也正如谢翊所料,顾知微听到这件消息也是非常吃惊。</P>

毕竟谢翊的思想能够到达这个地步,那显然是下足了功夫。</P>

整个过程对于计划还有理由都说的十分清晰,没有任何遗漏。</P>

说明谢翊早就在心中把这件事情给计划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