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发现什么好东西了?”</P>
邓子琪凑上来,问了一句那些住手都不好意思问的话。</P>
苏秦将手中的古董展现出来,说道。</P>
“这东西可不简单,它是北宋五大官窑之一——汝窑烧制出来的宝贝。”</P>
“你也别看它价格小,它的价值能在帝都买一套大平层。”</P>
这么夸张?</P>
邓子琪和那些助手们都瞪大了眼睛,眼里满是好奇。</P>
苏秦也没继续卖关子,给他们讲解道。</P>
“这东西叫宋汝窑天青釉圆洗,是汝窑出产的稀世珍宝。”</P>
“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胎呈香灰色,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P>
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并有镌刻的‘乙’字。”</P>
“从我目测的数据上看,它的高度应该在3.3厘米,口径应该是13厘米,足径有8.9厘米。”</P>
听他竟然说到小数点后一位,一些助理直接不乐意,拿出工具就开始测量。</P>
结果一分钟不到,测量出来的数据就狠狠地打他们的脸。</P>
因为经他们反复测量确认,苏秦给出的数据丝毫不差。</P>
这家伙还是人么?</P>
光靠目测就能这么精准?</P>
不过邓子琪并没有在这件事上感到震惊,因为她觉得自己的男人干什么都是天下第一,根本无需质疑。</P>
她的目光关注点,是外底所刻的“乙”字。</P>
“苏秦,那个‘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吗?”</P>
苏秦温柔地笑笑,开始给她科普起来。</P>
“这个‘乙’子既然刻在那里,那就肯定是有讲究的。”</P>
“一般认为,此洗底部的‘乙’字是它被清代皇宫收藏的时候,后期刻上去的分类标记。”</P>
“懂点历史人应该知道,乾隆皇帝精于鉴古,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便在一些器物上镌刻甲、乙、丙、丁等分级标志。”</P>
“不过除了甲乙丙丁之外,一些宋代汝窑瓷器上还有镌刻有‘蔡’、‘寿成殿皇后阁’等铭文的,这些就不是清代后刻的。”</P>
两种完全不同的标记,而且里面暗藏着鲜为人知的知识,再次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P>
因为这些都是历史课本上没有的,真正去研究历史的人毕竟只是少数。</P>
就连梁福生的助手,此时也对苏秦佩服不已,并忍不住向他提问。</P>
“那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不会我是另外一个皇帝刻的吧?”</P>
苏秦点点头,又摇摇头。</P>
在所有人都不知所以的时候,他终于开始解释。</P>
“‘蔡’字并非与清朝皇帝有关,而是与宋徽宗的宠臣蔡京有关,‘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P>
“根据文献记载,汝窑与一般的烧制方法很不相通,用的是玛瑙作釉的原料。”</P>
“实际上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因此,玛瑙的加入对釉的性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P>
“但是玛瑙石在古代多贵啊?烧出来的东西压根就不是给普通人用的。”</P>
“这只能说明当时窑炉的管理者为了烧造宫廷用瓷,不惜工本。冰裂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这些东西,也就成为鉴别真假汝窑瓷器的重要依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