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会议延迟(1 / 2)

\"接近地面时点燃!\"</P>

张青指示谷若琳,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航天器,不愿片刻移开。</P>

\"点燃的机会只有一次,愿上天保佑华夏,祝我们成功。\"</P>

\"为何不采用多次点燃装置呢?\"</P>

谷若琳疑惑地问。</P>

\"国外无法使用多次点燃装置,因为他们缺乏可控核聚变技术,下落过程中燃料几乎耗尽,无法进行多次点燃。\"</P>

\"我们有可控核聚变装置,完全可以实现多次点燃,精细操控下坠的过程。\"</P>

张青微笑,递给谷若琳一份图表。</P>

上面密密麻麻的曲线显示了航天器外壳金属的性能指标。</P>

在坠落期间,每次点燃引擎都会对金属护甲施加一层压力负荷。</P>

\"智能合金的特性,就是能记忆并积累这种压力负荷。\"</P>

张青拿起一根筷子,向谷若琳展示。</P>

他轻轻地弯曲几下,筷子却纹丝未动。</P>

突然,他双手猛然用力,筷子瞬间断裂,发出清脆的声响。</P>

\"金属的压力疲劳,就像我刚刚突然施加的力量,表面上看似坚不可摧。\"</P>

\"然而,内部压力一旦积累爆发,金属会瞬间扭曲变形,就如同这根筷子被我瞬间折断一样。\"</P>

张青将断筷丢进垃圾箱,总结道:</P>

\"所以,下降时能少点燃引擎就尽量少点燃。\"</P>

谷若琳点头,心中暗暗惊讶。</P>

张青考虑的角度总是出乎意料,细致入微。</P>

他是如何想到这些的呢?</P>

即便她身为航天界的佼佼者,此刻也不由得产生自己在第一层,而张青在第五层的感慨。</P>

不觉间,航天器已开始进入大气层。</P>

此刻,它位于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逃逸层,正准备穿越热层。</P>

谷若琳神情紧张,持续报告着数据:</P>

\"航天器已穿透热层,进入同温层。\"</P>

\"已突破同温层,进入对流层。\"</P>

\"对流层已被突破!\"</P>

就在航天器冲破对流层之际,张青大声下令:</P>

\"点燃引擎!\"</P>

轰鸣声中,航天器尾部喷射出久违的烈焰,坠落速度顿时减缓。地面上,一个红色光束标记的\"x\"点,正是预定的着陆位置。</P>

尽管可控核聚变引擎已经重启,但航天器的下降速度并未明显减慢。</P>

张青皱起眉头,这就是星际级航天器与太空探索公司火箭的根本差异。</P>

虽然外层装甲融入了轻盈的石墨烯,但主要成分仍然是坚硬的合金。</P>

这种合金装甲的重量,是太空探索公司钛合金的三倍之重。</P>

太空探索公司的单次引擎点燃着陆技术,在这艘航天器上完全失效。</P>

这也是谷若琳提议采用多次引擎点燃着陆的理由。</P>

\"分解!\"</P>

张青怒喝一声,亲自按下红色按钮。</P>

眼前出现了奇迹,原本如同并蒂莲的火箭忽然裂为五瓣,向四面八方散开。</P>

核心的托斯马克装置也与主体分离。</P>

航天器瞬间解体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展开了一朵云朵般的合金纤维降落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