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钱叔。\"张青提出请求,\"我能带走一管样本吗?审批流程繁琐,我就先行动再说了。\"</P>
\"当然可以。\"</P>
张青的特权限制,使得他能搬空整个基地,也不会引起丝毫异议。</P>
故此,重返x市,张青带回的是完整的成品。</P>
亲自操刀,他将石墨烯液体护甲细致地涂抹在航天器的合金表面。</P>
雷雨等人目睹这一幕,无不心生敬佩。</P>
要知道,现下的航天器,其外壳混合了各种材质。</P>
包括高分子聚氨酯,各类合金,以及最先进的石墨烯液体护甲。</P>
每层涂层的面积和厚度,无数据可依,全凭张青独自计算。</P>
\"张工的脑袋构造真是奇特,看他几次尝试就能成功一次。\"</P>
雷雨悄声对殷小春说,这种级别的实验,一般人可能得试上千上万次才有可能成功。</P>
\"那是张工,独立研发出可控核聚变的人。\" 殷小春也以敬畏的目光注视着张青。</P>
\"你们俩还在愣着干什么,去质子对撞机那边吧。\"</P>
谷若琳召唤他们,质子对撞机的实验相对简单。</P>
因张青已将数据输入电脑,谷若琳他们只需做基础的观察和记录。</P>
换句话说,只要时间允许,新元素的诞生只是早晚的事。</P>
五小时的观测后,三人返回实验室。</P>
张青不在,只留下一个涂装完毕的微型航天器,静静立于实验台上。</P>
\"不会吧!下午我们离开时,航天器才完成一半呢。\"</P>
谷若琳扶了扶眼镜,惊讶于张青的效率。</P>
\"话说,谷教授,我觉得自己没什么进步,这样下去,会不会被淘汰啊?\"</P>
殷小春整理资料时,忧虑地问。</P>
她觉得跟着张青学习已久,但现在只能负责质子对撞机的观测,实在是进步缓慢。</P>
难道是自己的天分有限,这样下去,张青是否会另寻助手呢?</P>
\"呵呵,你觉得观测质子对撞机很容易吗?\"</P>
\"你知道培养一个能熟练操作质子对撞机的研究员需要多长时间吗?\"</P>
谷若琳微笑道。</P>
\"多久?\"</P>
谷若琳伸出五个手指。</P>
\"五年!\"</P>
殷小春闻言一惊,自己竟有如此天赋?</P>
\"张青在三个月内,带你们跨越了五年的距离。\"</P>
\"当你感到知识储备不足,那正说明你们开始触及科学的门槛,别妄自菲薄。\"</P>
谷若琳说完,以崇敬的眼神看着组装完成的航天器。</P>
自己不断突破,周围的人也在飞速成长,张青身上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P>
此刻的张青,正在宿舍中沉睡。</P>
他原本只想短暂休息,但航天器的完工意味着阶段性目标的达成。</P>
疲倦感袭来,让张青倒在床上,进入了深深的梦乡。</P>
手机屏幕微光闪烁,显示着来自小沐的二十几条未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