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P>
大皇子和谢轩凯旋而归。</P>
周梓楠当了几年的士大夫之首的文家大娘子,今年又刚刚生了个哥儿,所以有些飘得厉害。</P>
估计是跟六公主耳濡目染,听了些不该听的话。</P>
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些大不敬的混账话,在谢家接风洗尘的筵席上,大放厥词。</P>
鄙视安宁郡主就罢了。</P>
甚至说出。</P>
“谢轩凯旋而归又如何?你安宁郡主还是摆好自己的位置,好歹也是雍亲王府出来的嫡女。你四哥哥都知道投诚明君,你还是赶紧劝劝你家夫君,早做打算的好!”</P>
这席话,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传进了贵妃娘娘的耳朵了。</P>
自然也传进了皇帝的耳朵。</P>
谢轩是大皇子派系的,赵四是太子派系的,今年大皇子凯旋而归,朝中势力颇为混乱。</P>
她一个妇道人家暗搓搓的非议朝政,已经是罪过了。</P>
还明确趾高气昂的表示,让南宁郡主劝谢轩赶紧投到太子名下,弃暗投明,早做打算。</P>
她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为侯府嫡女,周子衍的亲妹妹。</P>
放出这种话来,就是在暗示侯府已经向太子投诚了。</P>
周子衍可是皇帝最器重的臣子,皇帝还没死,他就忙着找下家,这是官场大忌!</P>
周子衍毕恭毕敬的行礼:“皇上,深夜召见微臣所为何事?”</P>
老皇帝鬓发微白,双眼浑浊。</P>
愤怒却是隐藏不住的:“爱卿觉得,太子与朕比,孰轻孰重?”</P>
周子衍微微一愣。</P>
随即便反应过来了,郑重地跪在地上:“皇上是圣贤明君,太子尚且年轻,如何能够相比。”</P>
老皇帝感慨:“朕确实是老了,所以爱卿你也要急着找下家了?”</P>
周子衍磕头:“臣从未有过异心,当年臣为了独善其身,离开东京城远赴宜城,几经波折也不曾有过一丝怨言,又怎么会在此时糊涂到蒙骗陛下。”</P>
老皇帝的怒气这才减少了些。</P>
他还没昏庸到是非不分的地步。</P>
所以才会直接把周子衍召进宫里来,亲自问个清楚。</P>
“子衍,我从小看你长大的,儿时你父亲还带着你进宫来见过朕。你那个时候虽然习武,但是文采却不输同龄人。五年前,朕大病了一场,托孤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你永宁侯府。”</P>
“起来吧。太子、大皇子二子夺嫡,搅得朝堂风云四起,唯有你有魄力和决心,不受党羽胁迫,远离纷争……朕信你,今天找你过来还为了一件事,雍亲王。”</P>
周子衍恭敬的站在下面:“陛下直说就是。”</P>
“雍亲王拥护太子,这让朕实在寝食难安。太子一派势微,难保以后继承大统后受雍亲王所胁迫。”</P>
周子衍知道雍亲王手握兵权,功高盖主了。</P>
皇上宣雍亲王回京之时,就想借机打压甚至是除掉雍亲王府的。</P>
“雍亲王驻守漠北三十多年,势力根深蒂固,如今和太子利益绑死,恐怕难以削弱。”</P>
如今,削弱雍亲王府的势力,就是在削弱太子的势力。</P>
削弱太子,大皇子的拥护者必然又会高涨。</P>
如此死局。</P>
皇帝微冷:“这也是朕为难的地方,更让朕担心的是,太子这些年为了对付大皇子,不停地拉拢朝中老臣,简直就是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再令其发展下去,不如让我退位,他直接来坐这个皇位。”</P>
周子衍皱眉,惶恐道:“皇上言重了。”</P>
“今日大皇子找我,一个而立之年的壮年,一把鼻涕一把泪,向朕哭诉他在前线冲锋陷阵时,东京城的享福的太子,居然故意让人扣下了送粮的军马,差点让漠北将士活活拖死。”</P>
“朕今日翻了底的去查,发现足足克扣了半年的粮食!”</P>
“瞒上欺下!其心当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