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一颗“强大”的心脏(1 / 2)

共和国战疫 王鹏骄 1210 字 9个月前

一张病床空了出来,一般会有两种结果。

一是患者挺过了生死线,出了重症监护室。

这样的患者潘纯送走了不少,此时也是病区里医务人员最高兴和最受鼓舞的时刻。

二是用尽了方法,患者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床空了,人没了。

这样的话,患者就成了死亡统计里的数字。

潘纯和我说,身在重症医学科,面对触目可及的生死,必须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他所管理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有36张病床。

每天回到住处,潘纯心里总会惦记他辖区病床上的每一位患者。

特别希望能把每一位挣扎在濒死边缘的患者都救回来。

但如果不能如愿,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热泪盈眶”!

那些遗憾与伤感的情绪,很快就会被安放到大脑的角落里。

晚上吃饱了,睡足了,第二天还要继续和“死神”抢人!

这就是日常,武汉金银潭重症医务工作者的常态。

除此之外,网络上传言,在金银潭医院,医护和患者嘴里都有个“楼层密码”。

五楼、六楼、七楼,住院楼层越高,代表患者的病情越严重。

患者楼层升了一层,希望就少了一分。

潘纯告诉我,对于这个“楼层密码”,外界有所误读。

他解释说,这里的七层是医院原本的ICU,五层和六层是改造而来的重症病房。

他所在的五层,收治的都是重症新冠肺炎的患者,最多的时候危重症患者占了一大半。

潘纯还说,他和“战友们”管着的病区,三十六张床,最多时都住满了,一般来说50是危重症。

病情最严重的患者,上了ECMO,上了血液透析,所有能用的顶级生命支持手段都用上了。

目前,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2名,ECMO3名,血液净化患者5名。

潘纯坚守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已经有些时日了,雷打不动地每天早上八点前,来到医院跟同事一起早交班,讨论治疗方案。接着开始查房,对重症病人进行呼吸功能的评估,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通俗来说,就是患者平躺着时间久了,由于重力作用处于底部的肺泡会被“压塌”。若患者改成俯卧位呼吸,则能够帮助患者将肺泡打开,早上翻过去下午还得再翻回来,临床验证,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患者病情恢复大有好处。

2月13日,在防护服隔离衣的双重保护下,三层手套的护卫下,潘纯和队友一个多小时内搞定了一台急救手术。这样紧急抢救的状况,潘纯都记不清有多少回了。在医院,他早已成了同事们口中的高手大神和病区骨干。

“只要能维持住,这名患者就还有希望。”潘纯口中说的是一位38岁的男性病患。

病程已有20余天,之前进行了呼吸机、插管等治疗,然而没有明显好转,ECMO是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