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岳父(2 / 2)

桂如月等未料他会说这个,有些愣住。</P>

张恒义当即说:</P>

“岳父大人,小胥只喜侍弄田间地头,恐难从命。”</P>

丁知府生气:</P>

“说什么会对我女儿好,如今我特特为你谋划好前程,你却不依。你就是这样对我女儿好的?”</P>

“别叫我岳父,尚未成婚就顶撞起我来了,成婚后那还了得!”</P>

他气得把茶盏砰地放回桌面。</P>

张小竹人小,被吓了一跳,赶紧寻了个由头离去。</P>

屋里仅剩桂如月和张恒义。</P>

桂如月找补道:</P>

“丁大人,何须动怒,小儿确实不善从仕,纵然勉强,也不过浪费了你的好意。不若让他做喜欢的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日有大成就也未可知。”</P>

丁知府从鼻子里哼了一声:</P>

“一个种菜的,能有什么大成就?”</P>

桂如月微笑:</P>

“当今圣上最重农桑,耕种关乎国本,若是汉州在这方面有功绩,想必大人也能更进一步。”</P>

丁知府兴趣缺缺:</P>

“什么意思?你要说便说,能有什么功绩,也值得你打哑谜。”</P>

他的态度甚是无礼,张恒义有些看不下去,想说什么,但被桂如月拦住。</P>

桂如月仍是好声好气:</P>

“汉州水系丰沛,有水土优势,本可为我大威朝粮仓。然数十年来,汉州种粮收成欠佳,着实可惜。”</P>

“你这是在怪本官碌碌无为?”丁知府动怒。</P>

桂如月笑着摇摇头:</P>

“农桑本是专业事,莫说大人,哪怕是当朝丞相,哪里懂得如何种田种地。此时须得精专之人潜心研究。而我儿恒义,近来正在推进此事。”</P>

这娘子虽然是个乡野妇人,倒有些见地。丁知府心想。</P>

农是国之根本,大威朝确实是重农桑,许多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种,粮税便是浓重一笔。</P>

可丁知府不通农事,在汉州小十年,粮税不过平平。</P>

比起蜀州、江洲等地,汉州的粮食根本不够看。</P>

丁知府倒也想过在这上头使使劲,若知能做出功绩,他也好往上走。</P>

可他和他的幕僚,都是读书人,谁又懂这种地之事?</P>

如今桂如月提起来了,他便有一丝兴趣。</P>

“你说来听听。”丁知府说。</P>

“这方面还是我儿恒义专长,让他来为大人讲解吧。”桂如月笑道。</P>

该教给张恒义的,她都教了。</P>

她只是个理论派,张恒义才是真正的践行者。</P>

他的想法更加成熟、具有可行性。</P>

她就退幕后,深藏功与名吧。</P>

张恒义上前一步,拱手道:</P>

“大人试想,汉州有江有河,地貌与江洲等地相似,为何粮食收成却远远不及江洲?皆因地方不同,水土不同。其实,土地亦有其性。汉州种植,就亏在这土性上。”</P>

“土……土性?”一旦触及知识盲区,丁知府的气焰便没了,声势也弱了些。</P>

张恒义点点头:</P>

“庄稼之物,喜碱不喜酸。碱,盐者。正如人需吃盐方有力气,庄稼也许有碱,才能茁壮结穗。汉州因江河贯穿,年年洪涝季节,两岸田地皆被冲刷,致使碱性物质流失,土地酸化,因此,庄稼便如那无盐之人……”</P>

“停停停停!”丁知府觉得简直荒谬:“无知小儿,莫捏造欺人!庄稼是草本,如何能与人比?庄稼也要吃盐,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