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听说没有,张大嫂家要盖屋,盖得好怪模怪样!”</P>
没几日,风言风语传遍坝子村。</P>
村头大榕树下又有新话题。</P>
许寡妇唾沫星子四溅:</P>
“……就盖三间房,却要盖四个大筒房,说是叫啥来着……大棚!”</P>
“大棚?”村里人稀奇得很:“莫不是养牛的?哎哟,牛是金贵,但也用不着似盖房子那般盖棚吧?”</P>
有心思灵活的猜测:“还盖四个,听说恁大一间,就算住上百头牛也是够的!难不成跟州府贵人谈的,是有关牛的买卖?”</P>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什么的都有。</P>
面色十分兴奋。</P>
若是张大嫂买卖做那么大,少不得要请人。</P>
前不久村里就有几个被请去养鸡的,听说工钱不少呢,一个月300文还包餐,可把大家羡慕得。</P>
这下子要做牛买卖,还上百头,不得再请十个八个人呐?</P>
大伙齐齐心痒起来。</P>
这些事,桂如月自然不知道。</P>
她忙着跟工匠讨论,那四间大棚的效果图呢。</P>
“……坐北朝南,东西两面墙需开一排大窗,梁上无需盖瓦,铺上可搬动的茅草顶即可……”</P>
工匠们听完,面面相觑。</P>
木工忍不住说:</P>
“张大嫂,两面墙开恁多窗,冬天怕是要被风吹透的!”</P>
其他人纷纷点头。</P>
就是呀,谁家盖房子开那么多窗?</P>
开恁多窗,那不跟牛棚一样嘞。风一吹四处漏,冬天可怎么熬。</P>
一般人家,一个房间开小小一扇窗就成了,聚气又暖和。</P>
还有那盖茅草的屋顶,他们也不理解。</P>
“张大嫂,既是自己住的,何不做精细些。盖个茅草顶,那不还是茅草屋?况且还要搬动,没听说过房顶还要搬动的!”泥瓦匠说。</P>
桂如月坚定:“必须要可搬动的屋顶,要保证有日光的冬季,这座棚子里头能晒到太阳。”</P>
啥?</P>
为了让棚子里头晒太阳,所以把屋顶半开?</P>
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离天下之大谱!</P>
坝子村又传开了:</P>
“这小半年觉着张大婶病好了,像个人样了,可如今看,该不是脑子都病坏了吧?好好的房子,盖得四处漏风!”</P>
“嗐,听说还想在屋子里头晒太阳呢,屋顶都不要了,端的是脑子有问题!”</P>
“就是白花钱,咱们且看笑话吧,造出个四不像,看她上哪儿哭去……”</P>
但不论如何,桂如月的房子按计划在盖。</P>
大棚健在山脚下,原先买下的荒地里,目前在搭框架。</P>
旁边有块宅基地,也是桂如月跟村长买下的,三间大屋就盖在这。</P>
张家人以为她终于想开了:</P>
“哎呀,建在山下好,山下安全些。要不冬天到了,山里的豺狼会下山吃人呢。”张小竹心有余悸地说。</P>
她是从小听这些故事长大的,对耗儿山怕得很。</P>
但其实,桂如月只是把山下这三间屋子当暂住的地方。</P>
不过这些就不必多做解释了,到时候再说吧。</P>
这三间大屋的建造也颇有讲究。</P>
“茅厕也要盖一间屋?”工匠觉得这个村妇真是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