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儿张小竹,从八岁就被送去张老四家。</P>
美其名曰跟着四叔,以后能踅摸一桩府县的好亲事。</P>
如今张小竹已有十二岁,四年不曾回过坝子村,家里头都不晓得她啥样了。</P>
张家人到府县给张老四送过几次粮,也没人有空搭理她。</P>
大房要是问,他们就说,好着呢,穿金戴银的。</P>
实际上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P>
这一直是桂如月的一桩心事。</P>
分家之后,她就想着把张小竹接回来。</P>
可是张家人,尤其是张老娘,死也不肯说出张老四的住处。</P>
府县又大,他们人生地不熟,不好大张旗鼓地找。</P>
这段时间,张恒义和张小丫留在村里,就是办这件事。</P>
终于是通过张老二拐弯抹角地打探,从张老娘嘴里掏出了地址。</P>
“大胃王比赛结束了,明儿不那么忙,咱们接小竹去。”桂如月说。</P>
张小兰和张小竹年龄相仿,小时候玩得最是好,此时非常开心:</P>
“终于可以见到小竹了,不知道她过得怎样。”</P>
张小丫是记不起这个三姐了,毕竟三姐离开时,她才两岁不到呢。</P>
不过她也很期待:</P>
“三姐姐是什么样子的?跟娘一样聪明吗?有大姐那么温柔和气吗?还是像二姐这般,眼里只有钱……哎哟!”</P>
张小兰弹了一下她的额头,又气又笑,骂道:</P>
“你个小丫头片子!这个月的零花钱没有了!”</P>
“不要啊……”张小丫抓着张小兰的手扭来扭去撒娇耍无赖。</P>
姐妹俩闹成一团。</P>
不过,桂如月又想起一件事。</P>
“这几天忙晕了,没顾上。明儿是院试放榜的日子吧?”</P>
还别说,连崔清河自己都忘在脑后。</P>
“对哦!要去看看崔清河考中没!”张小兰后知后觉。</P>
崔清河嗤之以鼻:</P>
“这还需要看?”</P>
桂如月略略思索,说:</P>
“这样吧,明儿小梅、恒义、小丫留在店里帮忙,我到四叔那里去一趟,小兰和小崔去看榜。”</P>
“那不成!”小兰着急:“娘,你可不能一个人去,我都听说了,四叔娶的那个婶子,是个不好相与的……”</P>
“没事,等你和小崔看完榜,再赶过来四叔家。”桂如月道。</P>
毕竟小崔是历经多次失败后再次冲击院试,又只复习了一个月,不论中与不中,身边还是有个人陪着的好。</P>
自家人的事,还是得上心些。</P>
反正张老四家离放榜的地方不算远,两人看完赶回来,也不迟。</P>
第二天一大早,张家人便兵分三路,各自行动。</P>
先是张小兰和崔清河。</P>
两人一边拌嘴,一边往那放榜的地方赶。</P>
“哎哟,你到底行不行呀,闹得我这心七上八下的。”</P>
张小兰一会儿双手合十,一会儿懊恼不已。</P>
“早知道就不让你去考了,就默书一个月,能考上吗?等会儿考不上,又伤了你的心,还不如明年再考,咱家又不是供不起……”</P>
看她一张小脸皱来皱去,崔清河失笑。</P>
“做学问功在日常,最后一个月不过是查漏补缺,何以畏惧?这秀才定能考上,你放心。”</P>
可是张小兰怎么能放心?</P>
那条抹额还忘了带出来,今天的运势看着不大好啊。</P>
她很是糟心。</P>
两人赶到时,榜单刚刚被张贴到墙上。</P>
张小兰拉着崔清河,一步并做两步走,挤到人群最前面。</P>
崔清河抬眼正欲看,却被张小兰拉了一把。</P>
“你看那前头做什么,没得浪费劲!”</P>
她瞪着一双杏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