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文学斗诗(2 / 2)

邓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并未气急败坏,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微笑。他知道,真正的才华是经得起考验的,而此刻,他需要用更加直接和有力的方式证明自己。

邓晨上前一步,朗声对众人说:“各位士子,文学,我邓晨今日在此,并非为了争夺什么虚名。我所作之诗,句句出自肺腑,绝无抄袭之嫌。若有人质疑,我愿意现场再作一首诗,以秋为题,即时吟诵,让大家见证。”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穿透了周围的嘈杂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清。邓晨的态度和自信,让一些原本激动的士子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眼前的情况。

韩文学见状,也站出来支持邓晨:“各位,请安静。邓公子已答应现场作诗,我们不妨给他一个机会,也让事实说话。”

在韩文学的支持下,场面逐渐平静下来。邓晨环顾四周,寻找灵感。他的目光落在了院中的一棵老梧桐树上,落叶纷飞,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邓晨随即吟诵出新的诗篇: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这首诗以秋雨和梧桐为意象,描绘了深秋时节的细腻景象,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邓晨的即兴创作,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更彰显了他作为诗人的敏锐感知和创造力。

在场的士子和文学们被邓晨的诗作所打动,纷纷鼓掌称赞。即便是最初质疑的士子,也不得不承认邓晨的诗才非凡。

韩文学向邓晨点了点头,表示敬意:“邓公子的才华,我等心服口服。今日之事,确实是我们误会了。”

那个厚颜无耻的文学见状,知道自己已无立足之地,只得灰溜溜地退到一旁,不敢再言。

邓晨的即兴诗作不仅化解了这场危机,更赢得了宛城士子和文学们的尊重和认可。邓晨趁机发表演说:“诸位学子,你们都是读书人,是栋梁之材,朝廷的未来,天下的支柱。我不是什么诗仙,只是会写几句诗而已,更不是与人炫耀的资本。我常常思考,为什么读书?”

“为什么啊?”有的士子已经认可了邓晨的才学,也想听听他的见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邓晨的话语振聋发聩,下面的士子、文学们鸦雀无声,都在思考这四句话的含义。

邓晨借机引导到时逢乱世,士子们应该做什么?

邓晨的话语在郡学的庭院中回荡,他的声音饱含深情,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信念。他看着面前的士子们,知道这是一个教育和启发他们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