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长和教导员不愧是一起搭档快一年的战友,相互配合亲密无间。几句语序结构留白的谈话,两人相视一笑,就把这事揭过了。</P>
二人撰写润色了一份战报传递给后方首长,较为详细的记录了战情、战损和战果以及进一步作战安排。请团首长尽快给予下一步指导命令,是转移部队,还是进一步加固防线工事。</P>
…………</P>
王承柱拿着教导员的手写命令找到侦察小队时,一营三连已经跟向导同志一起,找到侦察小队汇合了。</P>
三连长接到命令出发时,营长曾跟他聊过协助侦察和自主作战的事情。对于择机行事,三连长跟指导员沟通过后,决定以执行侦察任务为主,确保大部队对敌情知悉。</P>
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是没有人愿意主动把路走窄了。就他们连跟侦察小队合在一处,总兵力还不到到一百五十人。真要被敌人发现,包围上来时再想全身而退,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奢侈的愿望。</P>
加上出来执行侦察任务,连队把重武器都留在营地里了。没有轻重机枪这等压制火力,让战士用生命跟占据人数火力双重优势的敌军部队交战,不符合新一团只想占便宜、不愿吃明亏的战斗作风。</P>
王承柱在地图导航指引下,避让过两家野猪群后,找到三连长和侦察小队领队所在的临时营地。</P>
随身地图上显示的临时营地,走到附近跟哨兵接触后,临近才发现一处天然石洞。石洞门前有灌木和攀爬植物遮挡,内里十多人环坐在天坑下方休息。</P>
洞内空气比不得外面的林间峻冷清冽,却也没有地窝子那潮湿泥土味和汗腥口臭味混合。到底是老侦察员,竟被他们寻得这么个干爽避风的轮休场所。</P>
王承柱走进天坑石洞,跟几位清醒的同志轻声打招呼。三连长和侦察领队站起身,拉住王承柱的手朝洞外走。</P>
这天然石洞口有三人并肩宽,三人出来后,站在几颗松树中间交谈。王承柱先拿出教导员手写的便条,递给侦察领队查阅。</P>
侦察领队的眼珠从右至左、由上到下扫视了一遍便条,转手交给三连长:“王承柱同志,教导员的意思是请你协助我们,主要承担掩护安全任务。你在侦察方面的身手,我亲眼见过。眼下你没带迫击炮和弹药,这火力压制、掩护安全的事情施展的开吗?”</P>
“这话说来就长了……”</P>
“同志,你不是主力战斗部队的,有些消息传播起来不仅慢,而且跟真实情况相去甚远。”三连长出声给王承柱解围,把看过的便条介绍信还给王承柱,“王承柱同志可是秦陇边区老红军改编的,以训练刻苦和作战勇猛闻名。</P>
“人家虽然在新一团做小炮兵,但那是他文化课学得好被保送去学的炮兵速成班。平时训练不仅自己组织练习布炮观瞄和发射撤离,而且经常跟一营一起训练步兵战术动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