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躺在帐中,甚是觉得无聊。</P>
从还草谷到军营至少两日的时间,这两天,总不能就躺在这闷头睡大觉吧。</P>
这时候齐风就想到了,反正没事做,为什么不利用这两日光景捣鼓捣鼓自己的酒精。</P>
酒精顾名思义,是从酒中多次蒸馏提取的。</P>
在元代,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白酒酿造法。</P>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写。</P>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P>
这就说明在元明时期蒸馏法就已经普及,不过或许是因为工艺缺陷当时酒的度数估摸着在三十五六度左右。</P>
元代蒸馏烧酒的东西叫“水火鼎”。</P>
蒸馏器,自不是元代首次发现。</P>
这玩意在汉朝时就已经有了。</P>
不过汉朝这个时期的蒸馏器并不是拿来蒸酒的……而是为了炼丹药。</P>
主要是为了从丹砂中提取汞,所以又叫做抽汞机。</P>
稍小一点的蒸馏器则是用来蒸馏蔷薇水(蔷薇水:香水,花露水)。</P>
蔷薇水在唐五代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国,因奇特异香,而受到大量贵族的喜爱。</P>
到了宋朝因蔷薇水产量极低,就出现了大量商户仿制蒸馏的现象。</P>
所以说,蒸馏器这东西,在古代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件,蒸馏的技术,也不是什么惊世秘密。</P>
不过古代都是一体蒸馏的,大部分皆是由炉灶、甑桶、天锅组成。</P>
至于现代所用的分流式蒸馏法,就得等到建国之后了。</P>
所以别把古人当傻子,人家只是古人,不是傻子。</P>
但以现在这样的条件,分流式装具其中之一的冷凝管齐风还没有想到解决方法。</P>
但是只提取酒精的话,用古代常用的地锅天锅法应该完全足够了。</P>
地锅天锅法,原理很简单,首先需要一个带锅灶台(地锅),一个木桶,外加另一口锅和一根竹管。</P>
有了这些,在灶台生火,锅内放水,将发酵的醪糟放入木桶内置于锅上,再将另一口锅盖在桶上面(天锅),并加冷水。</P>
在这个装置内蒸发的酒会在天锅底部冷凝,形成蒸馏酒,用竹管导出,然后再使用蒸馏提纯即可。</P>
但,又出问题了,现在行军打仗,哪有醪糟这种东西。</P>
齐风看向门外站岗的士卒,喊道:“两位小哥儿……”</P>
喊了几声,那二人却像是两尊充耳不闻的雕塑,并不理会齐风。</P>
齐风无奈,只能坐在那若有所思。</P>
另一边。</P>
宋铁手上的腐肉处理完了。</P>
邱安心将割肉的刀清理干净就只缠上一层棉布。</P>
按照流程,现在是不能缝合伤口,得等它自然长出新肉且没有腐败迹象才行。</P>
“能不用受伤的手最好。”</P>
邱安心又走到药柜前抓了几副药,“这药是给身体调节的,熬服不是外敷,别搞错了。”</P>
说完就打发宋铁离开。</P>
三人出了邱医官的帐篷,牛二就道:“二位,我的事做完了,就先告辞了。”</P>
宋铁和丁大有道:“谢过牛二兄弟了。”</P>
“小事罢了。”牛二抱拳,“有任何需要,来寻吾便是,力所能及,绝不含糊。”</P>
“谢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