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心其实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她1963年底出生在南湖省临江县鱼凫镇,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她母亲在生下了弟弟后因大出血死去了,那时候,她还只有五岁多。她父亲含辛茹苦地把她和弟弟拉扯成年,确实也不容易,尤其是在物资特别匮乏的六、七十年代,饥饿是家常便饭,在她的记忆里,一年能吃上几餐饱饭的日子不多,野菜、谷糠、发霉的陈米,她都吃过。
由于长期的饥饿,她的肠胃落下了毛病,人永远消瘦着,即使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物资丰富起来,不再挨饿不再为温饱操心了,但她仍然胖不起来,永远的是一幅瘦瘦的身板,瘦瘦的脸颊。
更要命的是十五、六岁正是身体发育长个子的年龄,她却要像男劳动力一样出集体工,挣取工分。
农忙的时候要下田挑谷子,一担湿漉漉的谷子少说也有一百多斤,对一个尚没有发育好的女孩该是多么沉重的负担,但她咬着牙,努力地跟上队伍,不过就为求得每日8分工的工值,而一个男劳力的工分是每日12分。
这样无休无止的强体力劳动,她整整打熬了二年,但她挺了过来,直到1980年夏她考上大学,这样的日子才结束。
多年以后再提起这段日子,她都认为这是她人生里不愿再回忆的梦魇。
她的好日子是从1980年夏天开始的。一向成绩平平的她竟然考了368分,刚刚超过本科分数线,她如愿被滨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她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大学四年,她的生活也没有流光溢彩的时候。因为要比姿色,她比不了班上的妮呀、霞呀、荷呀几大美女,师范本就是女生多于男生的地方,加上她的家世是这么平凡,对一些存在功利思想的男生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所以她平凡了许久,默默无闻了许久。
但应了那句古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慢慢地发现了她良好的品行,她被男同学们私下里冠以
“贤妻良母型”的头牌,她的身边也开始出现了追求者。但她又是一个骨子里很传统的人,一心想着快点参加工作,好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对到来的爱情并没有太急迫的感觉,尤其是当时学校禁止学生谈恋爱的校规摆在那里,因此,她在男生面前总是显得很矜持,老是把自己邨着。
其实班里的同学们还是知道她也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只是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太好,她又死命地予以否认,自然知晓真实情况的人寥寥无几罢了。
那是她的初恋,男的是她的同班同学,名字叫做秦川,和她同岁,也是农村学生,两人是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