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到底是不是在报于元颂没有受到贵宾级待遇就不得而知了。</P>
待消息传到盛京时,百姓们议论纷纷。</P>
“为何我们要忍气吞声?!”</P>
“听闻那劳什子国家的人在我元颂临海郡县吃霸王餐,抢夺粮食,宛如完全不通文墨的野蛮人!”</P>
“唉,据说在倭国饭都吃不饱,难为了他们。”</P>
“难为什么难为!难道这是他们干下这种事的借口?!”</P>
“咱元颂以德服人,以理服人。”</P>
“呸,按我来说,还是拳头最管用!”</P>
······</P>
洛宛本以为最早会是今年八月开战,毕竟要在太子大婚后才稳妥。</P>
然而洛宛还是低估了康文帝的耐心。</P>
以扬州临海的渠霞郡海城一个稚儿被倭国人民玩弄致死作为导火线,轻轻一拉,便彻底惹怒了海城百姓。</P>
哪怕是县令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矛盾发生点后也来不及了,孩子被一群倭国人活生生捅死了。</P>
要知道,在元颂以子嗣最为大。</P>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海城暴动起,暗地里推波助澜的人不在少数,一个接连一个女人、男人怒不可遏,揭竿而起,拿刀的拿棍子的,尽数使在海城倭国人身上。</P>
而海城距离倭国一段海洋的距离,坐船不过八九天而已。</P>
倭国人奋力狡辩顽童抱有恶毒之心,撞了人却不道歉,而他们正是为元颂除害!</P>
海城的倭国人反抗,海城的本土人杀红了眼。</P>
硬生生打闹了五六日后,场面就要控制不住了,此时康文帝似乎才反应过来。</P>
无辜百姓在国土之上被残忍杀害,既无赔礼道歉,还口出狂言,他这个帝王又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P>
更叫帝王“痛心”的是倭国皇室不以为然的态度,于是明黄色的圣旨连带着两位大将军、两支精兵快马加鞭到达了海城。</P>
才两支精兵?!</P>
就在百姓对帝王之意不甚明白、准备生出怨怼之心时,数万善浮水的将士整整齐齐快马加鞭从虞城赶到海城。</P>
浩浩荡荡,扬起万千尘埃。</P>
整齐有致,暗沉的盔甲在日光照射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P>
面无表情,肃杀冷静。</P>
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终于拉开了序幕。</P>
临海虞城的将士、繁华临城的银子、富足萧城的粮草、以及联结了五座临海城池造就的战船,最后是从盛京大老远送来的火药。</P>
百姓瞠目结舌,紧接着而来是难以言喻的欢喜激动,以及一丝微不可察的对战争的恐惧。</P>
大将军王勐素着一张脸,高高坐在马背上,目光清明,洪亮的嗓音震得海口边上的百姓都安静了下来:“咱们元颂乃礼仪之邦,是以对于倭国如匪徒般的行径一忍再忍,而我们的忍让没有让他们收手,甚至是得寸进尺残害我国百姓!”</P>
“而当今圣上心系百姓,心系大家啊,听闻稚儿无辜被害,而倭国皇室的不作为后不过两刻钟后就下令了攻打倭国的命令!”</P>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P>
“但此次不需要那么久!因为有伟人发明了火药!让咱们能以最少的伤亡荡平倭国!!”</P>
“圣上万岁万岁!!”</P>
随着大将军王勐洪亮震天的一句万岁,所有人都情不自禁跟着喊起了万岁。</P>
士气如日中天,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