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第二天是每半月一次的休沐日,虽然太阳渐渐西下,但是街上的贩夫走 卒,反倒是越发的多了起来。</P>
终于。</P>
随着宫城方向,几声悠扬的钟声响起。</P>
象征着朝廷的官员们自此可以下班,享受着明天的休沐之日。</P>
而最后一个考生也从包间当中走了出来,腰间挂着那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锦 囊。</P>
当这位考生走出来之后。</P>
朱柏缓缓的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P>
每一个人脸上的神色都各不相同,但是能够看得出他们眉宇之间的,隐藏着极 深的兴奋和忐忑。</P>
毕竟自己腰上挂着的有可能是这一次科举的登天之梯,当然也有可能是个玩 笑。</P>
但是这一切,现在都装在腰间的那个锦囊当中。</P>
朱柏看了看门外,才发现已经有一些穿着官服的人,开始缓缓的走在大街上之 后。</P>
朱柏这才故意清了清嗓子,再吸引来了所有人的注视之后。缓缓站了起来。</P>
然后用洪亮的声音朗声说道:</P>
“各位同年,兄台,请听在下一言!”</P>
“各位深知,自古以来,朝廷对于科举舞弊尽皆严惩不贷!”</P>
“大家今日齐聚在这里便是有缘,在下也不愿意,因为我们这次的祈福活动,而</P>
遭到朝廷的误解。”</P>
“因此我提议,大家都把耀剑的锦囊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P>
咱们今天的文会,便是一场祈福之后的押题文会!”</P>
“为此。我愿意首先贡献锦囊出来!”.</P>
另一边,包厢当中。</P>
假道士正美滋滋的,点着自己手里的银票。</P>
偶尔从那一大堆的银票当中抽出几张,塞入到自己的怀里。</P>
这短短的几天功夫,他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P>
本身这个舞弊生意便上不得台面,卖多卖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P>
再加上自己把价格提高了三层,只要在郭老爷那边能够交代的过去,剩下的便 都是自己的-收入。</P>
而他要做的,只不过是在各个客栈当中装神弄鬼一番而已。。</P>
这种生意硬是做的。</P>
尤其是还没有什么风险。</P>
一边数着银票,假道士一边嘿嘿怪笑着,回想起了这几天的事情。</P>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害怕自己的动作引起旁人的注意。</P>
每一次只敢选择考生少的地方,装神弄鬼的售卖着自己的考题。</P>
但是后来,假道士却是发现了,这些考生比自己还要还怕考题泄露。</P>
每次从自己这里拿到考题之后,甚至于有时候连找的银票都不要。</P>
揣着锦囊,就像做贼一样, 一溜烟的便离开了现场。</P>
他在理解了这些考生的心态之后,假道士做事变越发的张扬了。</P>
以至于今天,甚至都赶来到及第居这种,专门为考生所开的客栈。</P>
堂而皇之地开了个包厢,专门用来收钱卖题。</P>
恐怕现在。</P>
那些拿到锦囊的考生们,早已经一哄而散,各自归家了吧。</P>
这些读书人,就是胆子小。</P>
想到这里,假道士嗤笑一声,慢悠悠的把银票装在了裕裤里。</P>
然后拿过随手放在一边的拂尘,摆了个漂亮的架势。</P>
迈着四方步,悠哉悠哉的从包厢里走了出来。</P>
当他刚刚走出包厢大门,便听到了朱柏清亮的声音。</P>
假道士下意识的抬头一看,顿时大吃一惊。</P>
只见得刚才从自己这里买了考题的考生们,现在都端端正正的坐在大堂当中,</P>
将一个偌大的客栈大堂坐得满满当当。</P>
而最开始问自己买考题的那个有钱人家的小公子,竟然还鼓动着旁人,把考题 分享出来。</P>
这顿时让假道士亡魂大冒。</P>
连忙失声叫道:</P>
“不可!”</P>
听到这尖锐的声音,朱柏这才仿佛后知后觉的转过头来,宛然一笑。</P>
“道长出来了,还请道长自便,我等同年在此交流片刻。”</P>
说着朱柏恭敬的拱了拱手,但是却没等假道士在说什么,便转过身去堂而皇之 地撕开了自己的锦囊,拿出了里面的一张宣纸。</P>
宣纸上,以极其标准的正楷字体写这几道考题。</P>
这是最不容易让人查出笔迹的字体。</P>
倒也不出乎旁人的意料之外。</P>
只不过现在没有人去注意字体。</P>
当朱柏拿出来这张宣纸的同时,所有人呼啦啦的便围了过来。</P>
目不转睛的瞪着那张,被朱柏高高举起的宣纸。</P>
“四书题……经义题……韵诗……”</P>
在朱柏举起试题的同时,旁边有好事者已然开始朗读了起来。</P>
不管现在其他人的心中作何感想,但是朱柏能够如此的高风亮节,把自己口袋 里的试题拿出来分享。</P>
便足以让他人高看一眼。</P>
随着众人目光下行,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最后的那一道策论题上。</P>
乡试的几场考试当中,策论是重中之重。</P>
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四书五经早已经是滚瓜烂熟。</P>
真正能够拉开差距,金榜题名的,无非就是最后的那一道策论题。</P>
而终于,旁边的那位老秀才一念到了策论题:</P>
“论国家开中法利弊,以及盐业改革。”</P>
老秀才话音刚落,众人便陷入到了思考当中。</P>
但是还没有等到在场的秀才们,借着这个考题开始发散思维。</P>
便听到有人惊叫出声。</P>
“为什么是盐业?”</P>
“我的为什么是吏治?”</P>
众人一听,纷纷转过头,去看向那个出声的秀才。</P>
只见这个秀才手忙脚乱的把锦囊从腰带上拽了下来,打开以后,拿出了其中的 宣纸。</P>
而他的锦囊也不像别人一样是用细线缝牢的。</P>
只是轻轻一扯,锦囊便随即拉开。</P>
…0…… ·</P>
之前在那里久坐了那么长时间,当然有能够安之若泰,稳坐钓鱼台的人。</P>
自然也有心急如焚,偷偷的打开锦囊, 一睹为快的人。</P>
而此人就是其中的一个。</P>
刚才拿到锦囊之后,碍于从众心理,他不敢就这样特立独行的离去。</P>
但是却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借着去茅房的功夫,偷偷的看了一眼试题。</P>
当他打开了之前偷看的宣纸之后,顿时,像是冷水泼入热油一般。</P>
在场的所有人都喧哗了起来。</P>
“为什么会这样!”</P>
“考题为什么会不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