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消息传来(2 / 2)

就在朱元璋还没想好如何回应时,马皇后已是咬牙切齿,一字一顿,从牙缝中挤出话语:</P>

“朱重八,我告诉你,不是所有人都要在你身后摇尾乞怜!”</P>

“若不是我待小窦如亲子,标儿和棣儿视窦澈如亲兄弟,你觉得这样的人才凭什么会在你的压迫下与你打赌,并采用正当的方式来赢得胜利?”</P>

“朱重八,你以为你是谁?!”</P>

马皇后这一通激烈的指责让朱元璋愕然失措,他未曾想过这样的话会出自结发妻子之口。</P>

然而,马皇后并未给朱元璋喘息的机会,她的控诉仍在继续。</P>

“朱重八,我告诉你!”</P>

“只要我还活着,就绝不允许因你的缘故,让小窦和标儿之间产生嫌隙!”</P>

“只要我尚存一口气,就不会坐视你亲手毁掉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局面!”</P>

“你若有种,就叫毛骧拿根白绫来勒死我!”</P>

“但只要我还活着,我就是大明的皇后!”</P>

“绝不容许你胡闹瞎搞!”</P>

“我已是死过一回的人了,不在乎再死一次!”</P>

“朱重八,我就在坤宁宫等你的白绫!”</P>

话音落下,马皇后不顾呆立原地的朱元璋,转身欲走。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猛地转身,一把夺过朱元璋手中的玉如意,倒提着它指着朱元璋的脸怒喝:</P>

“还有,你有种就拔剑杀我,别拿这东西指我!”</P>

“我可没觉得痒!”</P>

话音未落,马皇后猛力一甩。</P>

玉如意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险险擦过朱元璋耳边,砸向背后的陈列架。随着“啪”的一声,玉如意恰巧击倒了一个摆放着玻璃大盘的架子。</P>

随着“哗啦”一声巨响,玻璃大盘与玉如意一同摔落在地,破碎成满地碎片,正如朱元璋此刻支离破碎的心境一般。</P>

目睹马皇后怒气冲冲地走出养心殿,朱元璋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他只能默默地看着马皇后离去的方向,脸上尽是伤心欲绝的表情,心中不知在思索何事。</P>

许久之后,朱元璋无力地垂下手,重重地跌坐在地板上。</P>

两串滚烫的泪水,自朱元璋的眼眸中汹涌奔流而出。</P>

这位强硬决断的开国帝王,首次体验到身边之人对他的冷漠疏远。</P>

同样,也是首次真正反思起自己的行为,是否确实有所偏差。</P>

其实朱元璋早已觉察到马皇后的转变,自她康复以来,马皇后明显不再拘泥于琐碎之事。</P>

就连先前因刘伯温引发的嫌隙,也在马皇后的刻意淡化下悄然化解。</P>

事实上,朱元璋心里明白,此事确实是自己反复无常。</P>

当年刘伯温已有退隐之心,然而朝廷却亟需这位青田才子,以平衡由李善长领导的政治集团。</P>

为此,马皇后曾亲自出面劝服刘伯温,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约定刘伯温再留守五年。</P>

刘伯温也因此信任马皇后的承诺,勤勉工作五年,谁知最终却被朱元璋强留,郁郁寡欢直至去世。</P>

此事成为马皇后与朱元璋之间的一根隐痛之刺。</P>

原本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根刺已渐渐变得光滑。</P>

然而就在此刻,窦澈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P>

他比刘伯温更为年轻,比刘伯温更具才情。</P>

同样,他也比刘伯温更加傲骨铮铮。</P>

这就直接引发了今日帝后间这场激烈的争执。</P>

朱元璋坐在地上,默默地回顾着过去的种种,一次次无声地拭去泪水。</P>

身为天底下最为尊贵的帝王,即便是哭泣,也不能让人听见。</P>

只能在内心深处,一遍遍低语:</P>

“朕没错!朕绝对没错!”</P>

“窦小子才情出众,标儿恐怕难以驾驭他!”</P>

“朕必须帮标儿磨平这个棘手的问题,这样才能安心将江山交给他!”</P>

“朕没错!”</P>

朱元璋仿佛在坚定自己的立场和观念,又仿佛在向虚空中某个存在寻求肯定。</P>

然而无人回应他。</P>

即便是时刻围绕在身边的宫女太监,也在帝后争吵之时悉数退避。</P>

直至不知过了多久,天际边的第一缕曙光破晓而出。</P>

朱元璋竟就这样在原地坐了一整夜。</P>

终于,朱元璋的贴身太监战战兢兢地推开殿门,探头查看。</P>

见到朱元璋那双空洞的眼睛,太监立刻慌忙翻滚进来,伏地叩首。</P>

“禀告陛下!礼部尚书任昂及户部侍郎郭桓求见!”</P>

“让他们去乾清宫候着!”</P>

听闻太监通报,朱元璋眼神一凛。</P>

刚才盘踞心中的孤独与落寞,在这一刻立刻消散无踪。</P>

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帝王应有的审慎与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