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辜老的要求(1 / 2)

周至这一学期完了都几乎没有去过中国通史课,都是赵星代喊到,让老师还以为这个叫周至的同学是粤省人呢。

最好笑的是最后期末划题的课周至得去,然后老师的确感觉他有点陌生,叫他起来回答了个问题,然后问他是不是粤省人,怎么口音没了?

周至立刻切换成流利的粤语说了几句,然后用带着口音的“粤普”说因为寝室同学的帮助,自己刻苦锻炼终于成功去掉了部分口音,不过要是老师喜欢听这样的,他也可以说。

老师果断制止了这样的企图,然后居然还鼓励了他几句,便轻轻放过了他。

这学期周至就更放纵自己了,一来把周围混得熟络,二来把教授讲师们的底线摸得透彻,三来嘛,自然是成绩撑腰。

其实如今的校园几乎都是严进宽出,无数低空掠行的同学老师都忍不住要高抬贵手,遇到周至这样能把试卷写得满满当当拿高分的,就算脸孔再陌生,老师都会满意地放过他。

毕竟相比其他试卷,你说他没上课吧,的确又学了,甚至有些试题都能给你来個超纲解答。

比如关于王安石变法里北宋危机一题,周至就先写上了“标准答案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持续;三冗;辽国西夏威胁。”

但是又在下面写了自己的见解,列举一些资料认为北宋土地兼并其实并不严重;农民起义烈度其实远不如秦汉唐明清;三冗的确存在,但是冗官同样远不如后来明清;甚至不如武周;而冗兵当中的“兵”,其实也待商榷。

因此抛开表面现象谈核心,兼并严重的本质,其实是贫富差异过于巨大,而贫者挣扎于生存线上的比例太大;农民起义持续的本质同样也在于此;造成这样的原因其实三冗占了相当大一部分责任,其实本质却是不事生产的人口,或者被掠夺了劳动成果的人口太多,他们的产出既没有归于个人,也没有归于国家,而是被权贵赤裸裸地侵吞了,最终导致国用匮乏,这才难以抑制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

当然难以抑制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的原因,又和养马地的丢失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人口爆发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等因素。

这样的答案不是标准答案,但是却写出了标准答案下掩盖的实质,大学不同于中学,必须要求按标准答案来回答,试问那个老师会不喜欢自己科任下有这种善于思考的学生?

再一打听,哦辜老的小弟子啊,缺课是因为帮八系搞瀚文大字库去了?难怪难怪,这不给高分都说不过去,不过因为缺课实在有点多,总体扣两分惩戒一下,免得他骄傲吧……

就这样,扣两分也还是中国通史考试的第一名。

不过辜老也很低调,让自家系主任孙子只给了周至校一等奖学金。

这个荣誉也很高了,至于最丰厚的启严奖学金,还是留给更需要的孩子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童晓琳她们的眼里,那就是死肘子旷课一学期都行,我们旷两天,那又怎么了?!

将事情搞定,约好后天把人招齐然后试衣服培训,周至才从舞蹈社得以脱身,去桃花村找辜老。

《毛诗韵例》已经交给了辜老,经过审阅之后辜老表示相当的满意。

辜老都挑不出毛病来,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