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网址:</b>这里的馆藏不但丰富,而且馆藏的历史还具备连续性。
三峡地区的博物馆里,都有大量的化石,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上百种。
最重要的是在巫山龙骨坡发现的一段化石,是国内发掘出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两百万年,后来修正到两百一十四万年,被命名为“巫山人”。
鄂省这边,则出了“郧县人”,而且是两具较为完整的头骨。
郧县人的重要性在于,人类进化到直立人的时间阶段,是距今三十万年到两百万年之间
在中国东亚这个区域,元谋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蓝田人距今一百六十万年到一百二十万年。
北京人则距今八十万年。
郧县人出现后,大家发现他距今是一百万年左右,刚好填补上了东亚直立人在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猿人之间的长时段演化空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与地位。
等到进入旧石器时代已有,三峡文明从距今八千年到四千两百年间,一直没有中断过。
在这个“文明走廊”里,先后发现了距今约8000到7000年前的楠木园文化,7000到6000年前的柳林溪文化,6200到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5000到4500年前屈家岭文化,4500到4200年前石家河文化庙坪类型。
等到进入先秦,春秋,战国……文化遗存和文物发现就越来越多了。
而且在这期间,能够发现许多文化融合与征服的证据,以及考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问分支——比较学。
比如小田溪巴王编钟,整体风格是楚式的,但又在装饰上呈现出巴文化特点。编钟木架两段及立柱顶部不是楚人崇尚的凤鸟,而是虎头形的装饰。
又比如两族民风民俗、服饰有许多相似之处,两族都善渔猎;两者都善于制作竹器,漆器;楚人好巫术,而巴人信鬼神。
到了后期,两者渐渐开始融合,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里,往往就有“虎座立凤悬鼓”,“卧虎立凤”这类漆木器,器物特征把巴楚文化风俗习惯混同的特点显露无遗。
然而更加有趣的是,楚文化中很多器物上都是凤鸟踩着老虎,而在巴文化中,虎是无比尊贵和崇高的,绝对不会让其他动物踩在虎上。这里边表现出来的,却是文化交融后发展的不同结果,以及民族的强弱。
之后就是两汉,三国……直到存放在这里的近代文物——在晚清闭关锁国的大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之后,这里被迫开埠而设立的“宜陵关”关门石刻。
船到宜昌便开始调头了,在回程的路上,周至的总结报告也算是全部完成了。
“可真是难为你了。”林婉秋看着周至的报告:“三峡遗迹文物的价值,都能给你整出来十条。”
“真要写完,十条都不止。”周至假谦虚:“捡重要的写,大家要是有什么补充意见,我就添续进去。”
“你就得意吧。”李老三笑道:“我们的专长可不在这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