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长河杂文动众人(1 / 2)

“那李郎君?”有人激动道。</P>

李长河心中了然,知晓这群人想知道什么。</P>

甚至已经看到有人拿出纸笔准备记录。</P>

李长河顿了顿,然后道:“看到题目,我想到了屈原在《远游》篇中提到的一句话:‘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我的脑海也浮现出了楚地风光。”</P>

此刻说罢,李长河悠悠道:“名《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P>

到这,李长河又是一停。</P>

最后看着远方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P>

......</P>

静,非常的安静,在李长河周围虽然不都是读书人,但读书人不少,甚至有不少学子。</P>

他们听懂了此诗。</P>

此诗驰骋想象,天上人间,幻想现实,无形声乐,有形体现。</P>

以曾听,客听,远近听,苍梧怨,水风悲,多层次,多角度去描写。</P>

这里面讲了一个楚地凄美的传说。</P>

尧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名叫娥皇,一个名叫女英,都嫁给舜帝做妃子。</P>

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今梧州),二妃不久也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即湘灵)。</P>

她们常常在月夜弹琴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寻夫不遇的苦调,生动表现了二妃对生死不渝的真挚。</P>

到这里,似乎没有看到主题的山河之景,但最后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突然的转,将内核升华,以情寓景,完全展示了楚地之景。</P>

没有明确的说景,但你却能感受到楚地的那种氛围和景,瞬间让人们想要去了解楚地之风光,想要知道洞庭之美。</P>

更想要看看那数个青峰景色何如。</P>

人群中突然有一人忍不住惊呼道:“像这样高妙空灵的结句,必有神助方能写得出来啊!”</P>

此刻不少人心中顿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思考理解,心中激动,但却少有人去深思此诗最早出处的《楚辞》,似乎理所应当认为,这个湘灵鼓瑟兮就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