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事错在河东三氏(1 / 2)

宫城,太极宫。</P>

自李世民登基以来,为显孝心,没有让太上皇李渊搬离,而是一直于东宫办事。</P>

但东宫毕竟场地有限,很多时候开大会不是那么方便。</P>

但今夜不同。</P>

从李世民返回宫城,就直奔太极宫而去。</P>

没多久来了一群卫士,进进出出进行收拾。</P>

......</P>

时间大唐贞观元年二月初七,凌晨十二时三十分。</P>

太极宫主大殿内,人头攒动。</P>

京中高官,皇家贵胄,皆在此。</P>

大殿之内,准备了一个圆形桌,能坐三十人,其余尽皆是板凳。</P>

而这能坐在圆桌前的三十人也有说法,十人为朝廷文官,十人为朝廷武官,十人为皇室代表。</P>

整个殿内人数有四百八十六人。</P>

“大唐皇帝到。”</P>

“大唐太上皇到。”</P>

两声高昂的声音喊道。</P>

落座,李世民坐在太极宫那至尊之位上,而后李渊落座于左手边。</P>

“大朝会,启!”</P>

所有人尽皆起身,“参拜圣人。”</P>

一系列的礼仪后,众人落座。</P>

“可知今夜召诸卿所为何事?”李世民直接发问。</P>

朝廷官员们是你看我,我看你,他们已经知晓一些内幕。</P>

但他们又感觉这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就是一个白丁的不满情绪罢了。</P>

坐在左边角落的李长河微微摇头,他知道这群官员又要开始和稀泥了。</P>

李世民自然能看出这朝中不少官员对此不在意,但今日这事,或者说以后类似这样的事,要变一变了。</P>

规矩要改一改了。</P>

时代变了。</P>

“去,发下去。”</P>

很快每个人手中出现一张纸。</P>

李世民:“一个时辰,只用了一个时辰查询案牍,就寻到了有关河东三族犯事讯息一百三十六条。”</P>

“他们河东三族视朝廷法度于何物?河东地区不是他们三族的领地,河东的百姓不是他们三族的家奴。”</P>

“不过凭借先辈恩荫,就敢鱼肉乡里,不将国家法度放在眼中,他们究竟想要干什么?”</P>

“造反吗?”</P>

这一句话出,殿内皆惊,所有人不觉打了个冷颤。</P>

自古以来,谋反者,人死族灭。</P>

不少本来还没有重视的官员瞬间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P>

他们也明白,这件事把皇帝惹毛了。</P>

俗话说:匹夫一怒,血溅三尺,皇帝一怒,那就是人头滚滚。</P>

“自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日夜肝胆,为国为民,不敢丝毫懈怠。”</P>

“对外,退突厥之困,护我子民。”</P>

“对内,启贞观新政,降封爵,让利于百姓;清除冗官,机构改革,整顿官场,卓有成效;开六院之学,启民智,便各层之利;勤俭修持,为国开源节流;兴文化,重实际,整军纪,除佞臣,修历法,定国策,让贞观开年为之一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