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十月一日,月之始。</P>
东宫。</P>
百官朝拜,大朝启。</P>
每一次大朝便是对上一月朝廷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一个月工作的安排。</P>
上一个月,帝国发生的事情颇多,也是帝国剧变的开始,或者说是变法图强的初始。</P>
在整个九月中多条朝廷令条颁布,涉及国家方方面面,快准狠,让很多朝臣都有些反应不过来,所以也导致各个机构工作运转出现了手忙脚乱的局面。</P>
所以大朝伊始便有多个朝臣建言。</P>
其中包含了朝廷组织架构的更正,多个部门的重整新设引发的职责不清问题,还有交接工作中的信息缺漏问题。</P>
还有经济方面的改革,税务机关如何征商税,如何去理清标准问题。</P>
军事方面,对于新式训练方法的普及问题,何时开拔去山东地界剿匪患和虎狼之灾的问题,如何选拔组建特种军队等若干问题。</P>
文化方面,对佛道指导方针的问题。</P>
皇室宗亲方面的...</P>
安全方面的...</P>
......</P>
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李世民来处理,不禁让人头大。</P>
但幸好,除了李长河和李世民两个外挂般的存在外,还有着内阁众人的调解帮助,李世民一个个梳理,一个个解决,光是处理这些大的问题就耗费了四个小时,还不说那些小问题。</P>
这也侧面说明了治国之艰难,显示了人治的局限性,任何事都需要李世民这个皇帝来拍板,哪怕有些事很小。</P>
这更说明法治的迫切性,可惜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路漫漫兮。</P>
不过李长河最关心的事情却是不多,一个是对于阿史那允契的安置,一个是新军开拔山东的事情。</P>
对于阿史那允契,最后经过内阁和李世民综合商议,最后还是让他接任了特情署副署长职位,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他必须先去负责山东地区的情报网建立。</P>
其一阿史那允契毕竟是从突厥反叛而来,具体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还不得知,其二,山东地区的情报网确实薄弱,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建设。</P>
其三就是李长河原因,他不想让阿史那允契在权力中枢待着。</P>
对此阿史那允契表示无异议,会马上启程前往山东地区。</P>
第二件关于新军开拔,虽然如今新军训练卓有成效,但是还是差些,正式开拔会最早会在十月下旬。</P>
等大朝早上结束午饭时间,李长河便离开没有参加后续会议,他还有其他事情,前往了稷下学宫。</P>
稷下学宫与国子监同坊,就在其隔壁。</P>
所以出了皇城门不久李长河便到了地方。</P>
与国子监相比,稷下学宫环境就差了很多,说是一个宫,其实面积小的可怜,不过李长河家三倍大罢了。</P>
这也难怪,新设部门,而且是为了朝中官员子弟所设,主要是孩童学习,所以人就少很多。</P>
走入,李长河直接朝着一个院子而去。</P>
“圣皇院!”</P>
没错,这名字便是李世民所取,威武霸气,也不知将来作何用。</P>
还未进入,李长河便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声音。</P>
“萧锐兄,你说那李长河什么意思?”</P>
“是啊,把我们打了一顿,又让家里人把我们送到这里什么意思?”</P>
“不会是以后准备长期...”</P>
......</P>
李长河一阵发笑,而后走入。</P>
人的名,树的影,众人顿时鸦雀无声。</P>
李长河来到讲桌前,背后是用墨涂的黑板,李长河拿起新发明的白色粉笔,而后在黑板上写上自己名字。</P>
“我,李长河,字仁心,我想你们应该都认识我,从今日起,我便是你们的老师。”</P>
“别多问,你们家里应该给你们说过让你们来好好学习。”</P>
“是不是,长安九才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