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敬和荀相对视一眼,脸上露出骇然之色。</P>
令敬强压忐忑道:“空口无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P>
李长河看向下溪村长道:“他们过所何在?”</P>
下溪村长神色慌张,嘴里嘟嘟囔囔说不出来个究竟。</P>
“他们家中可有亲属?”李长河再问。</P>
令敬和荀相此时则脸色大变。</P>
下溪村长看了眼令敬和荀相,咬咬牙没有回话。</P>
“都不说是吧?知情不报,窝藏罪犯,其罪连坐,从重者可处斩刑,下溪村正,你难道要让整个下溪村陪葬?”</P>
“我...”下溪村长满脸痛苦之色。</P>
“我跟你们走,此事勿要牵连他人。”令敬站了出来。</P>
“我也跟你们走!”荀相也站了出来,而后对下溪村长道:“吾妻与儿就拜托村正照顾。”</P>
令敬看着荀相,不禁摇摇头,而后看向李长河。</P>
“吾真名为:凌敬,原为窦建德帐下主簿,后任国子祭酒,虎牢关一战后,主公窦建德败亡,吾便心灰隐居于此。”</P>
“竟然是他!”李长河露出吃惊表情。</P>
熟读唐史,他很清楚在唐统一战争中窦建德的实力。</P>
窦建德建立的夏国,让大唐吃了不少苦头,这其中多次失败皆是谋士凌敬的出谋划策。</P>
凌敬虽是文人,但对于军事也是烂熟于心。</P>
尤其是在虎牢关时的表现,初期他向窦建德献出“进攻怀州、河阳,又大张旗鼓做出欲要进攻汾州和晋州姿态,让李世民投鼠忌器,不得不退兵。”</P>
但可惜因为王世充使相的哀求,又贿赂了窦建德左右大将,使这些人不断贬低凌敬,让窦建德没有采纳凌敬建议,最终导致败亡。</P>
听完凌敬坦白,李长河目光看向荀相,而后道:“凌敬化名令敬,那你莫不是寻相?听闻你很能跑?”</P>
寻相老脸一红,而后无奈点头。</P>
确实,在隋末争霸中,寻相是个妙人。</P>
最开始他和尉迟敬德一起被刘武周发掘当了大将。</P>
两人甚是勇猛,给唐朝造成极大麻烦。</P>
当时镇守河东的李元吉被打的吓破了胆,将龙兴之地太原都给丢了,整个河东地区沦陷。</P>
随后李渊派裴寂出征,也是全军覆没。</P>
这个时候,李世民出征了。</P>
半年时间,刘武周接连大败,最后弃太原逃至突厥避难,可惜突厥不厚道,直接把刘武周给咔嚓了。</P>
后在介休城死守的尉迟敬德和寻相也是回天乏术,最后在宇文士及的劝降下,无奈率八千人归降李世民。</P>
李世民是个爱才之人,对两人那可没话说。</P>
可不久之后,这寻相不知道怎么想的,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带领一帮刘武周旧将叛变了,跑到王世充那里去了。</P>
这可把李世民气坏了,差点祸及尉迟敬德。</P>
后来,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王世充不敌,然后寻相这家伙又跑了,其后再也不见踪影。</P>
万万没想到,大唐历史上如此俩妙人,今天竟然都见到了。</P>
李长河不禁问道:“寻相,你不是武将吗?怎么跑这教书来了?”</P>
寻相叹息一声道:“吾本儒士。”</P>
“哦!懂了,儒士自性比天高,不处危墙之下,难怪你这么能跑呢!”李长河打趣道。</P>
寻相脸更红了。</P>
“寻相你可想过今日?曾与你一同的尉迟敬德而今已是帝国肱骨之臣,前途不可估量。”</P>
“你曾厌弃的李世民,如今也贵为皇帝,有言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P>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但心性不定,想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却也会反受其纠。”</P>
“今日苦,是你咎由自取,不知你现在可想明白!”</P>
寻相道;“吾近年来已明晰,一切皆是自己咎由自取,今日既被李郎君发现,我无话可说。”</P>
“既是罪人,我服罪。”</P>
“好,带走!”李长河发令。</P>
“下溪村正,今日事到此为止,明日将会有人对接,再叮嘱你一次,勿要将今日事宣扬,不然...”</P>
“遵令!”下溪村长行礼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