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们的往返,清河大队知青点、特别是叶容蓁的名声在知青层面传播开去。</P>
早在今年的新知青背着处罚插队开始,就关注这里的周边知青放下心防,或是来访,或是邮寄信、物,尝试和她建立联系,沟通学习。</P>
一个个揣着期待的心登门拜访,一封封带着忐忑不安的信投向信箱,得到肯定的答复。</P>
来往的信件更多了。</P>
一切都在自然的发生着。</P>
等赵清欢从喂猪、交换的事业中抽出精力,观察知青点时,发现走廊这里多了很多杂物。</P>
未拜师的“师父”无意间集齐了好多套邮票。</P>
大夏最早的大龙邮票,一分银、三分银和五分银各有三五张。</P>
甚至连大龙邮票本身,她都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厚纸毛齿\/光齿大龙。</P>
更别说随后发行的小龙邮票,建国后的文物邮票、现在盛行的诗词邮票……</P>
全得不能再全。</P>
赵清欢当然不认识,是李向歌看她太惊讶,讲了一些,又有叶容蓁补充,才勉强记下这些风格各异但各有故事的邮票。</P>
这些要么还贴在信封上,要么是刚从包裹中拆出来的谢礼的一部分,要么是处理好夹在硬壳集邮册中。</P>
赵清欢看着堆在走廊木架上的“杂物”,像是在看到处乱扔的房本。</P>
这算什么?</P>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未来”总会到来吗?</P>
赵清欢捂着胸口不想猜测,就算现在对挣钱的执念小了一点,还是见不得这种情况。</P>
她趁叶容蓁去山上实践,拽着其他知青商量了一下,觉得李老四修得柴房不错,可以腾出来放这些杂物。</P>
原本的柴禾放在苏思甜他们那边,取用都记账,有出入就补上。</P>
没人有意见,宁胜男更是双手赞同。</P>
无他,叶容蓁处理邮票的时候,每种都只处理两张,最多三张,更不用说整理其他物品了。</P>
都是宁胜男在做。</P>
最近连回信都是叶容蓁口述,她写在纸上——对方检查无误后,在信中注明这一点。</P>
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处理杂事,自然高兴。</P>
赵清欢看了宁胜男一眼,忍不住按向抽搐的嘴角。</P>
这是她的第二个发现。</P>
这人在稿件连续被拒后,没有放弃,但也成了叶容蓁实质上的秘书。</P>
比如说记录叶容蓁的话、听叶容蓁的话做事、收拾叶容蓁拿出来的信物……</P>
她自己管这个叫处理杂事,干得还挺起劲。</P>
赵清欢知道这点,除了偶尔的观察,还有叶容蓁从她这里换的“谢礼”。</P>
因为这,就算叶容蓁的事情多了很多,日子过得还和以往差不多。</P>
做好事做成这个样子,赵清欢羡慕又佩服。</P>
“清欢,你发啥呆呢,快来搬柴禾了。”</P>
“好嘞!”</P>
赵清欢应了一声,连忙加入忙碌的伙伴们。</P>
要赶在叶容蓁回来之前忙完,给她一个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