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在孤独中见我(2 / 2)

叶容蓁没有吭声,等候的过程中,视线掠过她湿了半截的裤腿,湿漉漉的运动鞋前方、边缘处的薄泥,和散乱在腿侧的大大小小的泥点。</P>

上面有着用雨水简单清洗后,或轻或重的痕迹。</P>

更远处的山林藏在云雾缭绕之间,远处林茂草密,溪旁河畔传来起伏的蛙鸣,近处映射着世间一切的雨珠落在地上,溅起黄色的水花。</P>

叶容蓁感知到一种凌乱的美感。</P>

苏思甜犹豫一会儿,在雨珠敲打伞面的声音回神,发现对方还在等着自己,没有半分不耐,嘴唇蠕动,紧张地说出自己酝酿许久的话。</P>

“上午的时候,你说‘世界上的东西,你不去搬它,它就不动’……”</P>

对着她饱含希冀的眼神,叶容蓁点头,同时表示:“这是伟人的话。”</P>

苏思甜仿佛没有听到,不受影响地接着询问:“向歌说你准备插队起,就开始准备,不光搜集了种植、养殖的书籍,还有参加医学培训班,并拿到第一名……”</P>

叶容蓁看她情绪激动,扫了眼伞外的雨幕,开口降温:“事实你也清楚,我并没有看那些书。”</P>

“于此同时,我需要告诉你的事,参加医学培训班的还有其他同学,除了就职的三位,和来这里插队的我自己,其他人现在应该在其他地方插队。”</P>

苏思甜本能地点点头,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在她说出第一个字的时候,好似打开了闸门,后面的话如同奔流的河水,倾泻而下。</P>

或许她只是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在看到对方的善意后,就不管不顾地抓住对方,掀开掩埋多年的淤泥。</P>

“……那几年城里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我爸爸没在意,直到报纸上出现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P>

叶容蓁在旁边静静聆听,随着她的话回忆起来。</P>

1963年到1965年上半年,城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这些内容,乡下则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以此处理社队账目不清、财务不清,干部搞特殊、多吃多占、贪腐等问题。</P>

这些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极少数带有阶级斗争性质。</P>

等到1965年下半年,报纸上出现《海瑞罢官》的批判性文章,一定程度上符合发动群众解决干部作风的思路,影响渐渐增大。</P>

事实上,《海瑞罢官》的新编历史剧是在1959年出现,而1962年,外公去各地捐款,路过京城,走访旧友的时候,隐约听说有人想要批判这个历史剧的消息,只是没有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