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先生(2 / 2)

我回答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P>

果然有个孩子讲到一半,被问了一句为何先算这个,他竟一时答不出来。我又补充了一句,他便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我便让他继续。</P>

“如此,想必他肯定记忆深刻。”我又走回阿政身边,满意地看着这些孩子。</P>

他也点了点头:“倒是这个道理。若朕也设立差不多的测试制度,是不是可以挑选出更多人才?”</P>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皇上不妨尝试一二,无论如何,臣妾都支持皇上。”我笑着回答他。</P>

刚一算不出来的小孩跑了来,牵着我的衣袖:“先生,可以再给我出一道吗?”</P>

“好呀。”我又笑着拉着他的手走到沙盘旁,写了一道题。</P>

他一步一步细细地算着,得出了最终答案。我鼓掌祝贺,摸了摸他的头夸奖道:“真棒,你以后定能做得更好。”</P>

那孩子灿烂地笑着,恍若朝阳,点着脑袋,学得更认真了。</P>

陪我过完生辰,第二天便匆匆回了咸阳。我又恢复了原来辛苦充实的日子。</P>

咸阳那边又送来了几床厚被子和厚衣服。</P>

偶尔刘邦和吕雉也会过来帮忙。</P>

我特意隐瞒了真实身份,所以连婢女都没带,毕竟他们若知道我是皇后,平时讨论之时定然放不开,如此不方便开展工作。</P>

十二月底,我嘱咐了几句,准备回一趟咸阳,毕竟他的生辰马上到了,免得到时候又和我赌气。</P>

那年忘记后,他足足和我置气了一周,不与我相见,只吃御膳房做的吃食。</P>

咸阳可冷了,冷得我哆哆嗦嗦的。宫里的腊梅倒是漂亮,可惜看不了几眼,就得回去了。没有办法,我得回去盯着我的水稻。</P>

过完他的生辰我又匆匆忙忙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