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楚国上蔡人,原为一小吏,本应如此简简单单地过完一生。</P>
老鼠,不过是世间最平常之物,可不同地方的老鼠却全然不同,在茅厕里的老鼠,只能吃粪便,见到人与狗还得逃跑,可在米仓里的老鼠,个个吃得膘肥体厚,还不用担心其他动物来抢食。</P>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P>
于是我果断辞了职,拜荀卿为师,荀子虽为儒家,但其思想更偏向于法家,为我们传教的大多是帝王之术。</P>
求学期间,我认识了韩国公子韩非,他的才能远在我之上,以后定有一番作为。</P>
学成之后,观七国,分析良久,还是认为去秦国可大有所为。</P>
于是,留夫人二子于上蔡,独自西入秦国。</P>
秦国政治目前还比较混乱,先王刚去,年仅十三岁的大公子嬴政被拥立为王。</P>
先是拜在了吕不韦门下,奈何三年都不被重用。终于在秦王十六岁那年年末,得以见秦王。</P>
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就知道,那些关于他是吕不韦私生子的传闻都是假的。</P>
他虽然只有十六岁,可眉眼间都已经有常人不及的成熟与稳重。</P>
只那一眼,我就知道,这是值得我一生追随的帝王。</P>
我叩首拜道:“臣李斯叩见大王。”</P>
他定睛看了一看,问道:“你刚刚说,你叫什么?”</P>
“臣李斯叩见大王。”</P>
他思考了一下,淡淡地扔下一字,说。</P>
“今臣有一言欲说之于大王。凡是有为之人,时机为要。先秦穆公时虽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乃因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位于西侧乃愈发强盛。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之尘那般容易,现在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大王千万不能错过。”</P>
紧接着,我又向他描述了统一天下之后的景象,他虽然不喜形于色,但有一刻他的眼睛亮了,我知道他已经心动了。</P>
翌日,他又召我,我提出了离间各国君臣之计,对于六国,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P>
于是我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史。</P>
我又劝秦王派人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奇效,又被封为客卿。</P>
已过数年,终于可以把夫人和二子接了过来,没想到这一别,夫人已年老,二子已年长。</P>
好景不长,先是嫪毐事发,再是吕不韦被放逐。又是郑国事发,秦王下逐客令。我曾经也想向秦王再次上谏,无奈被拦,一面也不得见。</P>
一天,完全够我走到秦国之外。</P>
第二天上午,蒙恬来了,让我修书一封劝谏大王,之后他会把我的书献给秦王。</P>
我向来知道,秦王与蒙恬关系甚佳,提笔展简,行云流水,《谏逐客书》成。</P>
下午就得到了召见,这一见,逐客令被废,我还被擢升为廷尉。</P>
升为廷尉,处理的第一事,就是郑国之事,我设计重新审此案。让郑国无论其他人如何问他,他只回“修此渠可为秦却建万世之功”这一句话。</P>
如此,秦王果然问道:“万世之功何为?”</P>
我看了郑国一眼,示意他可以正常回答。</P>
“此渠用富有肥力的泾河泥水灌溉田地,淤田压碱,变沼泽盐碱之地为肥美良田,可使关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P>
他又列举了具体数量,在座之人无以不惊叹,秦王乃赦免其罪,渠成之后,还特意不计前嫌,为渠定名为郑国渠。</P>
复位第一战,完美打赢。</P>
紧接着,韩非入秦,得以再见同窗,不免得心生激动。</P>
然而韩非却误以为秦王是韩王,仗着秦王对他的喜爱得步进步,终于惹怒了秦王。</P>
曾经同窗,如今再见,却是一个狱中痛苦受刑,一个在狱外设法挽救。</P>
也是那个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她。看模样应该是秦王后宫的女人,穿得很是朴素,也没有涂脂抹粉,唯一的亮点就是头上的那把金笄,很是漂亮。</P>
她知道的很多,甚至都知道姚贾,我不知道她如何得知,莫非秦王告诉过她?</P>
但是就凭我对秦王的了解,他铁定不会把政事告诉一个女子。</P>
先不说她为什么知道我是谁,她甚至还看过韩非的书。</P>
她到底是谁,她为何知道那么多,她笑的样子有些令我发麻。</P>
之前秦王召见我之时,会紧张,因为我完全不知道他召见我是要做什么。</P>
而和她说话时,我也觉得有一丝害怕,总觉得我的一切她都知道,但是关于她,我一无所知。</P>
她的笑容让我并不觉得和蔼可亲,反而觉得她背后城府极深。</P>
上书后,竟然和她预料到的一样,姚贾直接打断秦王的想法,秦王直接下令处死了他。</P>
秦王对我说了和她一样的话。</P>
“先生知道吗,寡人越是爱其书,越是恨其人。”</P>
我立马去打听了她。</P>
她叫王洛,王翦之女,现在贵为夫人。据说她入宫之后,王翦才得以被重用。</P>
华阳太后去世之后,王后被废,降为美人。</P>
如此,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秦王对她的偏爱。后宫之中,唯有其一位夫人。</P>
那这位夫人恰又认识我,如果能和她统一战线,只有益处没有坏处。</P>
之前,貌似有位胡美人很受秦王喜爱,宫中很多臣子还献金贿赂,如此看来,他们都做了无用功。</P>
秦王政十七年,当时我与部分重臣在章台议事,议事途中,有人来报,洛夫人早产。</P>
难得在秦王脸上看到一丝惊慌,当他说尽全力保夫人时,我就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他虽然又坐下,可是心显然已经不在这里了,果不其然,他丢下一句话就走了。</P>
“这……洛夫人是谁?”</P>
“好像是王将军的女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