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挖坑群歪,鬼使神差的邂逅(1 / 2)

王昊这一惊之下,便又立马想起了两件事:</P>

第一件事,是自己刚从壕镜澳回来时,唐汉告诉自己的,说是有人到处打探自己有多少钱,抓起来一问,才发现是锦衣卫。</P>

第二件事,是孙传庭给自己那封信,叫自己……见信之后,立即成婚!</P>

当时自己还有些莫名其妙。</P>

可是,现在听到崇祯说……他自己也想用女儿来换银子。要是还不咱白,那就真的是傻子了。</P>

看来,自己是错过了一个做驸马的机会了!</P>

可是,回头一想。</P>

做驸马又有什么好?</P>

不能当官,不能统军,还不能随意纳妾。说白了就是供公主骑的一匹“马”。</P>

同样是马</P>

供有钱人骑的女戏子叫瘦马。</P>

供皇帝女儿骑的男人叫驸马。</P>

赶紧说道:“陛下贵为一国之君,公主金枝玉叶,乃是千金之体,又怎么可以用去换钱呢?”</P>

“可是,朕现在穷啊。”</P>

崇祯苦笑一声道:“如果能换得几个银子,用来养军平乱,用来救民赈灾,朕的一个女儿又算得了什么?”</P>

真是个可怜的皇帝。</P>

撇开他偏执和多疑的性格缺陷之外,其为国为民之心,倒真是让人感到敬佩。</P>

不过,王昊现在自己的开支也不小。</P>

不会傻到再给他大把送钱。因为,就算给他送钱,一转手又进入了那些朝廷贪官的口袋。</P>

但是,这苦逼皇帝。</P>

似乎已经盯上了自己的银子。</P>

赶紧说道:“陛下容禀,微臣虽然从壕镜澳的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一些银子,但现在养着这么多军队,开销极大。</P>

仅是这一战的遣散战俘,伤亡抚恤,就得花几十万两。打出的几万发炮弹,那也都是钱!</P>

还有受损战船的维修,那也是一笔巨款。粮草物资,军饷装备等等也都是要钱!</P>

若是没点钱在手上,微臣手下的这支军队也就废了。”</P>

这些也是事实,崇祯也是理解的。</P>

毕竟,仅是辽东边饷,每年就耗费了三百多万两银子。而王昊的军队是“粮草自筹”,压力自然也是不小。</P>

想到这里,便挥了挥手。</P>

又说了一句“爱卿平身吧。”</P>

王昊站起身来,看了这苦逼皇帝一眼,心中又有些不忍。</P>

便又说道:</P>

“据微臣听知,朝中大臣之中,百万家资者比比皆是。大明朝养仕两百余年,将他们一个个都养成了巨富。</P>

如今正当内忧外患之即,正是该让他们回报朝廷“养仕”之恩、为国表忠心之时。</P>

陛下若是在朝堂之上开口,让臣子们自愿募捐。微臣虽穷,亦愿率先响应。”</P>

……</P>

这番话,既是办法,也是坑。</P>

原本的历史上,在公元1644年,当李自成兵锋指向京师时,手握重兵的吴三桂问崇祯索要一百万两银子才肯出兵。</P>

崇祯无钱给吴三桂,想到自己的岳父周奎巨富,就向周奎开口,让他捐十万两。结果,周奎跑到皇宫找自己的皇妃女儿哭穷,最后在皇妃的劝说下,才捐了一万三千两。</P>

然后,崇祯厚着脸皮,又向朝中大臣和京官们求捐。</P>

其结果。</P>

还不如后世的非洲的某某慈善会。</P>

后世的那个非洲的某某慈善会,遇上这种情况,还可以用“被自愿”的办法,让非州的那些公司和学堂搞摊派。而他崇祯却连摊派都搞不成。</P>

更不要说……从中收取……15~20%的捐募资金管理费。</P>

还是那些非洲人会玩。</P>

崇祯跟那些非洲人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P>

结果,官员们纷纷哭穷。就连内阁首辅也只捐了400两。其他官员更是几两、几十两的捐。京城几百官员,最后只捐上来二十万两。</P>

其中大部分。</P>

还是那些太监们捐的,仅是太监王之心,就捐了一万两。</P>

然后,到后来李自成攻破京师,拿着刀子,强制向这些官吏们索要“助饷”时,仅仅是几天时间,就收得白银七千多万两!</P>

七千万两!</P>

这真是个极大的讽刺。</P>

而王昊现在提出让大臣们捐饷,也是想提醒崇祯,让他早点认清这些大臣……“朝廷众歪”……们的嘴脸。</P>

如果崇祯能够早点认清这些“众歪”们的嘴脸。</P>

从此,亲贤臣,远小人。</P>

也许明朝还有救,否则,</P>

不论是战神转世,还是财神转世,都救不了这个烂到根子里的明朝。</P>

所以,现在提出这个建议。</P>

又何尝不是王昊对大明朝,还抱着的……最后一丝希望!</P>

……</P>

崇祯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接受了王昊这个提议。但是,对于王昊官职的变化,却并没有提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