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章二话不说带着人就冲了出去,满腔怒火的扶余章誓要抓住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黑衣刺客,然后将自己这段时间受的所有郁气都发泄在这几个人黑衣人身上。
见扶余章等人追来,几名挑衅的枭骑军成员也不与其硬拼,而是转头就跑。
很快,后宫宫门附近就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只有死去的山猫和已经被吓晕的过去的士兵。
而依旧留守在后宫的守卫们则是微微松了口气,庆幸刚刚杨阔没有带着自己追出去。
可就在这时,留守殿前的守卫忽然觉得眼前一暗,似乎是有一片乌云挡住了天上的月光一般。
众人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却见半空之中不知何时已经出现了一个个黑色的身影,就好像一大片的乌云一般向着自己的头顶扑了下来。
霎时间,后宫主殿之外金属碰撞与嘶吼声响成一片不绝于耳。
主殿之内,扶余章长子扶余义慈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外面的状况。
虽然没有看到外面的情况,但听声音就知道,外面一定是发生了非常惨烈的战斗。
扶余义慈出生于公元599年,和如今的李世民同岁。
但和李世民不同的是,他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祖辈的余荫之下,而李世民则是用命拼出了一个盛世大唐。
如果让扶余义慈坐在宫殿里管理政务,或许不比李世民差多少。
但面临当下这种近在迟尺的死亡威胁时,他的应变能力就没有李世民强了,甚至连他老爹都是有所不如,至少扶余章还敢和刺客拼杀。
就在扶余义慈在心中不断祈祷希望守卫能获得胜利的时候,殿外的拼杀声终于消失了。
扶余义慈心中一惊,他知道,外面的战斗结束了。
那么,胜利者是谁呢?
刺客?亦或者是王宫的守卫?
吱呀……
就在这时,紧闭的殿门被缓缓推开,扶余义慈抽出腰间的宝剑一脸紧张的盯着殿门。
当殿门彻底被打开,扶余义慈的的童孔也随之扩散开来……
后宫之外,扶余章带着杨阔等人从后宫一路追到了王宫中外围的区域。
可无论怎么追,就是追不上眼前的枭骑军成员。
枭骑军的成员就好像是一条条滑不留手的泥鳅一样,总是给你一种可以随时抓住的感觉,可就是抓不住。
“陛下,不对劲!”
“什么不对劲?”
“太……太安静了……”
听到杨阔的提醒,扶余章才勐然醒悟过来,刺客们能杀到后宫,必然是突破了外围的防守。
这一点扶余章和杨阔也早有心理准备,但外围可不仅仅有守卫还有很多的宫女杂役等等。
就算守卫们被刺客杀差不多了,但其他人呢?
其他人怎么不见了?
此时的王宫,就宛若一座鬼城一般,安静的可怕。
不好!中计了!
扶余章和杨阔对视一眼,瞬间就明白过来,自己是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之计。
一想到后宫的嫡系族人,扶余章双腿竟忍不住哆嗦了起来。
如果这宛若鬼魅的刺客偷袭的后宫,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个时候,就算杨阔想派人去宫外通知也是不行的。
现在宫内到处都隐藏着神秘的刺客,如果大家不报团的话,随时都有可能被刺杀。
如今面临后宫之危,杨阔又不可能带着人杀出宫外,只能继续跟着扶余章向着后宫而去。
砰!
勐地推开后宫的宫门,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让扶余章忍不住一阵的胸闷。
只见主殿之外的院中,到处都是百济守卫的尸体。
事实证明,他们猜对了。
当扶余章连滚带爬的来到主殿之外,推开殿门的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妃子,自己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
所有人都被反绑缚于殿内,几乎每个人的身后都站着一个手持唐横刀的黑衣人,而在主位之上,也坐着一个黑衣人,很显然,这名黑衣人便是这群刺客的首领。
黑衣首领的两侧跪着两人,一男一女。
男的正是扶余义慈,而女的,则是百济的王后。
“你……你们是唐军?”
看到黑衣人手中那极具标志性的武器,扶余章便有了猜测。
“啊……唐,枭骑军”李轩轻飘飘的回答,在扶余章等人听来就宛若霹雳一般。
“枭……枭骑军!?怎么可能?你们不是被伏击了吗?”
扶余章一脸的难以置信。
“所以,我们才来了,说吧……是不是你们干的?”
虽然李轩没有见过扶余章,但是从对方的打扮气质和现在的情况已经可以确定,眼前这个年过半百的老者就是扶余章了。
没想到,年纪这么大了,居然还能提的动刀……李轩忍不住暗中腹诽。
“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见扶余章装傻,李轩也不说,只是用手指敲击了两下桌面。
随着李轩的动作,十几名枭骑军的成员手起刀落,十几颗人头瞬间飞起。
“住手!现在城外援军已经赶过来了,如果你们不想死,最好束手就擒”
见到十几个王族成员瞬间殒命,杨阔忍不住开口威胁了起来。
对于杨阔的威胁李轩毫不在意,反而是继续敲击了两下桌面,又是十几颗人头飞起。
李轩冷冷的看着扶余章和杨阔说道:“本王不想听废话,是不是你们干的?从现在开始,我每数一个数就杀一个人,直到你回答为止,一!”
唰!
“二!”
唰!
“三!”
唰!
“我说!我说!”
此时的扶余章已经快要崩溃了,枭骑军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家伙?
是从地狱来的恶鬼吗?
如果不是,怎么可能会如此的冷血?
扶余章一边在心里骂着,一边开口说道:“是我们,但又不全是我们,还有倭国也参与了……”
迫于李轩的铁血手段,扶余章只好把一切都交代了出来。
如今的倭国,处于飞鸟时代,此时他们的新旧势力冲突尤为激烈,其皇室和地方贵族之间为了争夺领土,也时常发生争斗。
为了解决内部的混乱,倭国便将目光放在了新罗和百济身上。
没错,他们就是想获得两块领土。
这就好比是熵增定律,想要解决内部的混乱和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外界获得资源,从而满足自身。
至于高句丽,他们是不敢碰的,倭国很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的知道,就凭自己这二两肉根本就不够高句丽人看的。
可问题在于,新罗是大唐的小弟,是大唐未来要解决东北问题的重要战略支柱,如果自己明目张胆的去动新罗,一定会被大唐盯上。
至于百济,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如果绕开新罗去打百济,那么有点不利于倭国自身的利益。
权衡再三,倭国决定还是要把新罗当做自己的目标。
倭国想法是这样的,大唐的主要目标是高句丽,新罗对于大唐来说,就是一个在需要时可以使用的小弟。
既然大唐需要小弟,我倭国也可以当啊。
我们拿下新罗之后,就可以代替新罗的位置,当大唐的小弟,帮助大唐拿下东北。
所以之前李世民才说,五月份的时候倭国会派使臣过来,倭国就是想通过这一次的拜访想和李世民谈谈认大哥的事。
倭国的算盘打的是不错,可新罗人也不是傻子,尤其是新上人的善德女王也不是白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