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采集来的棉花,想要变成棉被棉衣,可不那么容易,首先要做的,就是除杂。
所谓的除杂就是将棉花上的杂物和种子去除掉,当然,杂物该扔扔,种子还是需要留下。
接着就是弹棉,弹棉的目的就是让棉花更加的蓬松柔软。
李轩不会弹棉,但是他曾经看过视频,也大概知道是什么样。
所以也就有样学样的制作了一些弹棉的工具,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种方法教给了工人们。
孙泉那边的购布计划进行也非常顺利,毕竟口袋里有钱,任何布行都不会拒绝有人买布。
为了不让人发现,孙泉每天都会轮流找几个工人出去买布,每个布行都去,每种布都会买点,这样一来就可以尽可能的不被人所注意。
就在基地众人的忙碌中,秋季转眼即逝,眼看着马上就要入冬了。
随着天气逐渐寒冷,李轩也让工人们停了采棉工作。
现在棉花很多,非常多,仓库里都要堆成山了,棉花这种东西很轻,山里地里也够多,采棉工作也没啥技术含量,采集的速度当然就快。
但问题就出现在了制棉上,除杂也好,弹棉也罢,都是比较繁琐的工作,如果换成21世纪,全部用机器就好了,但如今,全都得靠人力。
时间不等人,李轩知道,是时候加班了。
今天早上,在所有人都吃完早餐,准备要工作的时候,李轩又把人都召集了广场上。
待到所有人都到齐了,李轩就说道:“从今天开始,大家可能就要开始加班了,女子会女工的,需要缝制棉衣和棉被,男子的主要工作就是除杂和弹棉,当然,不是强制,你们要是想多赚钱就干,如果不想,那就是休息”
一听要加班了,所有人先是一愣,接着就是狂喜。
这段时间以来,李轩说话算话,的确是发工钱了,而且也有休息天,只是这帮人一个个的都没有选择休息,因为他们想多赚钱。
如果现在可以加班的话,照这个速度下去,没几年自己就能赎身脱贱入良了。
看着面前一个个兴奋不已,恨不得加班到天亮的工人,李轩不禁感慨:如果21世纪的老板们能有这种员工的话,估计会很高兴吧?
只是,他们舍得花三到五倍的工资吗?
这一天,孙泉破天荒的回来的很早,而且看表情,似乎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公子,好像已经有人开始注意我们了,今天去买布,许多布行的老板已经开始问咱们买布要做什么了”
这段时间,为了搞到更多的布,孙泉何止是去了潭州。
什么衡州、永州、彬州、道州,反正周边的所有州都去了。
这布行的老板们也不是白痴,很多布行甚至都是一个老板开的。
平时一天也卖不出去几尺布,可这段时间来,天天有人来买。
虽然卖布赚钱无可厚非,但事有蹊跷必有妖。
嗅觉灵敏的商人们,便开始打听起了这群神秘的买布客。
“问非所答即可,继续买,直到他们不肯卖为止,还有,派人把这件东西送到宫里”
李轩一边说着就指了指房间角落里的一个木箱,孙泉瞥了一眼看着不小,伸出脚踢了踢,却意外的发现,箱子似乎不重。
孙泉立即明白,估计箱子里装着的就是棉衣和棉被了,这段时间来,工人们可是赶制了不少。
送货这种活,当然不需要孙泉亲自去做,随便安排几个衙差去便可。
箱子上贴着朝廷的封条,也不怕其他人发现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私拆封条这种事情,可不是谁都敢干的。
长安,皇宫。
随着冬季再次来临,所有来上早朝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是将双手藏于袖中,脖子也是尽可能的紧缩着,一个个紧闭着嘴巴,试图用这种方式来阻碍外界的冷风与寒气。
入到殿内,虽然没了冷风,但因为缺乏像样的取暖设备,众人依旧是冷的直打哆嗦。
如今所有大臣的府邸基本上都已经改造成了地暖模式,今年冬季,也是他们第一次体验了一下地暖带来的好处。
外面越冷,他们就越不想出屋,尤其是今年冬季似乎是格外的冷,搞的这群大臣一到上早朝的时候,就好像是要去下地狱一般。
大臣们如此,李世民又何尝不是?
此时他,也恨不得赶紧回到凤栖小筑。
太冷了,朕以前怎么就没觉得冬季这么冷呢?
任何场合,都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大唐的早朝也是如此。
比如,一般早朝之上,先汇报的都是小事,重要的大事,都会留在最后。
可能大家都有早点完工早点回家的打算,今日早朝的进度,非常的快。
众大臣几乎是以无缝连接的模式,完成了前期的汇报工作,李世民也是以最快的速度,给予的答复。
直到最后,戴胃站出来说道:“陛下,最近几日,北方各驻军频频上奏,请求增添过冬物资,还望陛下定夺”
李世民闻言,沉吟道:“嗯……这几年北方战事频发,军备耗损严重,如今才刚刚要入冬,就如此寒冷,看来,今年又将是一个寒冬,算算日子,的确是该给北方驻军增添过冬的物资,尤其是高句丽方面的驻军,戴胃,计算一下,看看需要多少钱”
正常来说,过冬的物资是要在秋季就要完成统计和采购的,然后在入冬之前就运输出去,但今天冬天冷的太突然了。
如果只是正常温度的话,之前的过冬物资是足够的,所以这一次,算是补发。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戴胃便立即答道:“回陛下,取暖所需的炭,冬装等等物资加在一起,共计十三万贯”
十三万贯,如果换做是以前,李世民一定很头疼,但是现在,却也只是肉疼一下,先别说工部那边的份额分红,如今回春堂已经趋于稳定,现在已经可以为皇家和太医署带来一些利润了。
现在工部和太医署,从户部拿的钱越来越少了,也就是等于反向的给户部赚钱了。
加上皇家也有点家底,拿出这十三万贯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长孙皇后之前给李轩拿了十万贯。
李世民单靠皇家的财力,就能解决一大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