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怀柔道:“阿萱,我觉得,我们是来求学,不是来游玩,所以……”</P>
刘佩萱道:“所以什么呢?”</P>
宋怀柔道:“除了书院,其它地方好像是不咋重要吧?”</P>
刘佩萱道:“此言差矣!”</P>
宋怀柔道:“此话怎讲?”</P>
刘佩萱道:“人啊,总要多接触外在的事物嘛!刚才,杨夫子说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呀!”</P>
宋怀柔道:“这是老子说的。”</P>
刘佩萱道:“呃……我知道。”</P>
宋怀柔道:“《道德经》是老子写的。”</P>
刘佩萱道:“柔儿,我知道呀!”</P>
宋怀柔道:“杨夫子只是讲解《道德经》的这一小部分。”</P>
刘佩萱道:“好吧!柔儿,你说得对!可是,不必如此较真吧!”</P>
宋怀柔道:“我觉得,这不是较真,而是讲述事实。”</P>
刘佩萱道:“柔儿,我倒觉得这……有点计较,是吧?”</P>
宋怀柔道:“既然《道德经》是老子写的,所以老子就是原作者啊!”</P>
刘佩萱道:“老子本来就是原作者嘛。”</P>
宋怀柔道:“杨夫子就是讲解《道德经》啊!”</P>
刘佩萱道:“柔儿,你是觉得我说着……说着,然后,杨夫子就成了原作者,是么?”</P>
宋怀柔道:“嗯,有这个可能呢!”</P>
刘佩萱道:“柔儿,你想多了。虽说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但是,这《道德经》不一样啊!世人皆知《道德经》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所着的。”</P>
宋怀柔道:“嗯,没错。”</P>
刘佩萱道:“就算我硬要说是这《道德经》是某某夫子写的……嘿,我不被当成傻瓜才怪呢!还敢自诩正谊书院的学生么?”</P>
宋怀柔笑道:“阿萱,你……”</P>
刘佩萱道:“这么简单的事儿,就算三岁的小孩,只要脑子正常,都会知道该怎么办啊?”</P>
宋怀柔道:“若是那个小孩自小出身于偏僻相处,那他很有可能没听说过老子呢!”</P>
刘佩萱转过头来,瞅着宋怀柔,道:“柔儿!”</P>
宋怀柔道:“阿萱,怎么了?”</P>
刘佩萱道:“柔儿,我觉得你像是找茬呢!”</P>
宋怀柔道:“找茬?找什么茬呢?”</P>
刘佩萱道:“就是……就是在鸡蛋里非要挑出骨头。”</P>
宋怀柔道:“哎,我只是……说出一个可能罢了。”</P>
刘佩萱道:“柔儿,我觉得你还是与阿宸保持距离,较为妥当。”</P>
宋怀柔道:“阿宸挺好的啊!”</P>
刘佩萱道:“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阿宸平时说话就是那般,如今,你啊,说话倒是有点像他呢!”</P>
宋怀柔道:“可是,我说话一向是这样的啊!”</P>
刘佩萱摇了摇头,道:“不,刚认识你时,你可是文采斐然出口成章呢!”</P>
宋怀柔道:“阿萱,之前你不是说了么?那般老气横秋,可不好嘛!”</P>
刘佩萱道:“是么?”</P>
宋怀柔道:“你说,孩子嘛,应该是朝气蓬勃活泼开朗。”</P>
刘佩萱道:“呃……这个……”</P>
宋怀柔道:“有印象么?”</P>
刘佩萱道:“嗯,是有点印象。”</P>
宋怀柔道:“就是开学典礼那会儿。”</P>
刘佩萱道:“哎,柔儿,你的记性可真好呢!”</P>
宋怀柔道:“只是凑巧记得而已。”</P>
刘佩萱道:“好吧,待到那天,我带你到那里。这路啊,颇为曲折。不过呢,依你的记忆力,应当不是难事。”</P>
宋怀柔道:“要不要顺便与阿宸、阿宏说一声呢?”</P>
刘佩萱道:“待到午膳,再与他们说说吧!阿宸是本镇居民,说不定他早就听说过这家六味书屋,也许是会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