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不可!张杨强盛,树大招风,不可逆转。”</P>
“若主公此时出手相助,势必会招惹巨大的仇恨。”</P>
“天下诸侯把这仇恨转向主公的时候,主公何以抵挡?”</P>
“主公相助张杨,岂不是陷徐州于水火之中?”</P>
张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P>
“没错,主公,主公重情重义,将士都知道。”</P>
“可不能为了昔日一点小小的恩情而不顾徐州数百万百姓啊!”</P>
张竑也出言反对。</P>
“主公,如今的形式,对张杨不利,对我军也好不到哪里去。”</P>
“我军周围接壤的有曹操、袁绍、袁术、刘繇,这里面有三位诸侯与张杨不对付。”</P>
“我们一旦有任何动作,他们都会视为我军在帮助张杨。”</P>
“我军不比张杨军强盛,承受不住如此大的仇恨。”</P>
“为了主公的基业,为了徐州的百姓,主公都不能相助于张杨。”</P>
陈登也同样出言发对。</P>
孙坚眉间已经成了“川”字型,忘恩负义的事情,孙坚绝对是不会做的。</P>
可这几人说得也都不无道理。</P>
你去帮一个诸侯公敌,你也会成为公敌。</P>
“简直是糊涂之极,简直一派胡言!”</P>
“主公以信义为本,深得将士爱戴,在昔日恩人危难之际置于不顾。”</P>
“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主公?”</P>
“主公又何以信义立足于天下?”</P>
“这岂不是让主公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P>
黄盖可忍不住了,怒吼了出来。</P>
黄盖可是对孙坚极为敬重的,也对孙坚忠心耿耿。</P>
同样也是非常重情重义之人。</P>
“没错,我支持主公,相助于张杨。”</P>
“昔日张杨提点主公之恩,天下皆知。”</P>
“若主公此时出兵相助张杨,报答昔日恩情。”</P>
“虽然会招惹各路诸侯的仇恨,但也同样会收获到主公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之名。”</P>
“再说了,张杨虽然被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但张杨也未必会败。”</P>
“张杨军的基本盘并州和司隶,各地的防线都易守难攻固若金汤。”</P>
“各路诸侯拿张杨根本没有办法,最多,各路诸侯的围攻,能够瓜分了冀州的地盘。”</P>
“让张杨无法得到冀州,仅此而已。”</P>
“而我军出兵相助于张杨,这不仅仅是在报恩,也同样是我军壮大的机会!”</P>
“袁绍袁术曹操的重心,都在对付张杨,这不是让我军有了进攻的机会了吗?”</P>
“就算是到最后,袁绍袁绍曹操三路诸侯转头攻打我军。”</P>
“那张杨又岂会坐视不理?他们猛攻我军,就是在给张杨进军的机会。”</P>
“所以,我认为,我军应当出兵!”</P>
鲁肃这个时候出声了,而且是掷地有声,全面分析了利弊。</P>
可这个时候,又一个声音出来了。</P>
“军师,张杨已经是天下第一诸侯了。”</P>
“这样一来,张杨岂不是天下无敌了?”</P>
“我军在将来,又何以与张杨争锋,逐鹿天下呢?”</P>
出言之人,正是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