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为港口城市打下基础(求票票求订阅)(2 / 2)

另外,如果把港口建立在大河入海口的地方,还可以利用东南方向的崖山为港口抵御大风暴,真正的将这里变成一个避风港,使渔民和商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竹岛内陆的运输,如果内河航路能够通行的话,使团完全可以把物资装上小船,然后顺着淡水河逆流而上,将货物卖到竹岛每个有人的角落,毕竟人类本来就是近水而居的,这个方案也不是全无可能。

最后一个难题就是潮汐落差比较大,港口到底该怎么建的问题了,这第三处备选地是真的很合适,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非常优秀,但这个港口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那最终还是不行。

罗冲开始发愁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潮汐落差会那么大,竟然能够达到十五到二十米以上,这就相当于六七层楼房的高度,想想看都知道这个港口建造起来有多难。

“难道是因为有两个月亮?引力翻倍引起的巨大潮汐?”罗冲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想法,然后就越想越觉得是这样。

不过他可不会丧心病狂的想要把月亮捅下来一个,再说他也没那个本事,最后还是要想办法在港口上下手。

港口这个东西,主要以码头,即人马车辆装货的平台,和栈桥(码头连接船舶的通道)构成,码头倒是好建,可以建在最高水位的水线边缘即可,但是栈桥却要延伸到最低水位的船舶停靠点,而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栈桥的这一段。

罗冲想了想,用浮动栈桥也不是不行,技术上没什么问题,可以制作几千个容量超过一立方米的大木桶,可以塞下一个人的那种,用来提供浮力,然后直接把空桶密封好后排成方阵,捆扎结实,再往上面铺设木板,一头伸入海中,另一头与码头相连,害怕浮动栈桥左右摇摆的话,还可以在两边依次向海底挂上几个铁锚,用来稳定栈桥。

这么看的话,似乎没什么问题,就和以前用登陆艇搭建浮桥差不多,技术难度不大,工期也短,完全可以把东西都做好之后在运到当地组装。

不过罗冲想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主要还是因为潮汐落差,因为他在脑袋里假设出来这个东西之后,模拟了一下落潮的情景,一头高一头低,几百米长的栈桥有六层楼高的坡度,两侧固定的锚链也因为落潮变的松松垮垮,整个栈桥像条弯弯曲曲的蛇一样趴在斜坡上,简直坑的一批。

不过想到了弯弯曲曲和高坡度,罗冲就突然想起了上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来,名字是记不住了,但是内容他还知道,是讲的詹天佑在张家口修铁路的事,因为张家口多山,而且山的坡度还很大,火车爬坡费劲,最后聪明的詹天佑用了人字形铁路解决了坡度陡峭的问题。

虽然罗冲现在要建造的是港口,但是遇到的困难和这个差不多,都是坡度过于陡峭,或许可以借鉴一下詹天佑的人字形铁路原理,将栈桥分为几个横向的阶梯,通过延长通道的方法来减缓坡度,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不过说是这么说,自己不去亲自看一眼的话,心里根本没谱,别人就不用提了,没有人会比他更清楚一个港口该如何建设,虽然他自己也不会,但是他见过,别人是连见都没见过,这就是眼界带来的优势啊。

既然这样的话,那目前就先用浮动栈桥临时对付一下吧,反正没有打通这条航路之前,搞什么港口都是白扯,目前还是先以陆上基地为主要建设目标才对。

说到这个,罗冲就比较有想法了,汉部落将来绝对是会向海边发展的,他不会甘心去弄一个内陆国家,前世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全都在距离海岸线一百公里之内,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海洋的重要性。

将来的汉部落绝对会有不止一座的海港城市,甚至是都城,但是目前汉部落探索开发的地区还十分有限,所以说什么海港城市还比较遥远,但是使团驻地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现成的机会,汉部落完全可以将之当作一个海港城市的试点项目来搞,用这个城市积累建造海港城市的经验,为以后发展沿海经济做好准备。

虽然只是一个使团驻地,但是罗冲想的也没有特别夸张,因为确实需要这么多的东西,比如行政中心,商贸中心,店铺货站,仓储,物流,制造工厂,居民区,农业区,银行,兵营,学校,等等等等,哪怕这些东西一样只建一个,那也足可以称得上城市规模了。

建城的地点就在清水河的河畔,便于城市用水,主要位置则是渔部落和食部落中间,这里的主权争议不是很大,双方都不太看重这里,再加上鑫部落作为调节,汉部落这边再许下一些好处,足可以弄下来一块建城的地方。

当然,这么一项巨大的工程,是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的,所以还是用当初的老办法,把工程分期进行。

首先第一期主要是三个目标,即使团居住区、驻军营地、工厂和仓库三个地方,先把住的地方和安全问题搞好,然后再通过工厂传播一些低级的技术拉拢人心,在当地率先打开局面。

等当地的土著认识汉部落之后,看到汉部落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有人愿意进入工厂学习技术和打工的时候,使团这个时候再大量的招聘劳工修建二期三期工程,到时候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就简单多了。

想到了这里,罗冲连忙找来纸笔将自己的想法都写了下来,准备让兽牙就按照他的这个思路来办,但是具体的城市规划他却完全没有说,只是提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剩下怎么布置全靠兽牙自己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