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电石气灯(求票求订阅)(2 / 2)

还有更加廉价的照明灯具,汉部落现在的照明基本都是靠桐油来供给,但是那玩意儿味道比较重,而且产量也低,大部分都用来当木器漆使用了,一般人也用不起,蜡烛就更少了,没有石油用来制取石蜡,那点有限的虫蜡又大部分用在了冶金那边制作蜡模,剩下的一点虫蜡也就是罗冲和那些郡守用的起。

动物油?用来吃难道它不香吗?

植物油?大豆油和花生油倒是有,但是那玩意儿用来照明真不咋地,亮度很小的,用来当个应急照明还行,想要在晚上看书就太费眼了。

但是如果汉部落有了煤炭就不一样了,煤炭可以炼焦,焦炭和氧化钙又能加热反应成电石,电石加水又能产生乙炔(yique一声),这玩意儿制备简单,关键还是量大,煤炭和氧化钙,说到底都是石头,成本又那么低,那罗冲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电石气灯造出来就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还能全民普及。

罗冲其实也是想弄煤油灯的,然后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石油,那还怎么蒸馏出煤油,所以煤油灯是别想了,只能从已经发现的煤炭上面想办法,最后突然发现,这东西竟然比煤油还便宜,而且更容易制作

电石灯,也就是以‘乙炔’这种可燃性气体为燃料的灯,也可以叫做气灯,这种气体燃烧的火焰亮度非常高,除了电灯以外,任何以油气为燃料的灯具都没乙炔灯那么亮,而且它燃烧的火焰温度也非常高,能达到3000摄氏度左右,在氧气助燃的情况下,外焰层可以达到3000度以上的温度,所以除了用来制作灯具,也常用来和氧气混用,拿来当氧焊切割机,也就是现代常说的气焊,风焊。

不过想做气焊机还有点困难,连橡胶管都没搞出来,拿什么做导气的管道,但也不是永远做不出来,什么时候汉部落能够从那片杜仲林里提取出橡胶了,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乙炔灯诞生于十七世纪,在电灯发明以前非常普遍,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有很多这东西,煤油灯容易冒黑烟,点着煤油灯写作业,经常被熏得两个鼻孔都是黑的,但是乙炔灯就不会那样,只是如果气体没有密封好的话,容易出现臭气,这是因为电石含量不纯造成的,所以那时候也被叫作‘臭瓦斯’灯。

它的原理十分简单,直接用电石与水接触会发生反应,释放乙炔这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原理。

原版的乙炔灯是分为上下两部分的,上面有个圆柱体的槽子,里面放上几块电石(碳化钙),这个电石盒的下面还有一些缝隙,并不是密封的,然后把带有缝隙的电石盒坐到一个水盆之中,水通过缝隙渗入电石盒,发生反应生成乙炔气体,然后从侧面或者上面的灯嘴喷出气体,再用明火点燃就行了。

那时候的乙炔灯大部分都是用铸铁或者铸铜来制作,造形难看,体积大,十分笨重,而且设计上也有瑕疵,不能控制水份的渗透速度,所以经常会有过量的乙炔冒出,会产生很大的臭气,还容易发生爆炸。

但是让罗冲这个生活在电能时代的人,再去制作几百年前的老玩意儿,那肯定不会再犯这种错误。

罗冲脑中想的气灯,同样是上下两部分,但却是把电石盒放在下面,然后上面加装一个水漏,通过滴注的方式控制加水速度,也就是的乙炔反应的速度,这样可以严格的控制反应速度,不会有过量的气体产生,既解决了难闻的臭气问题,又不会因为过量的乙炔突然释放而发生爆炸,在使用的安全性上能做的更好。

工艺方面也可以做的更密封一些,铸铁和铸铜太笨重,而且成本也高,但是汉部落因为研发冲压货币的原因,现在已经有了金属碾板技术,可以碾压出很薄的铜板和钢板,或者铜皮和铁皮,这样就可以继续用冲压设备来制造气灯的壳体,最后再用焊锡或者气焊的技术来焊接密封壳体,再加上玻璃罩防风和聚光,安全性和实用性上都能提升几个档次,不仅更加好看,还方便大规模生产。

这个东西技术难度不大,可以从现在就开始试制,到时候等到炼焦厂一开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电石(碳化钙)产出,汉部落现在虽然不能让家家户户都烧的起煤,但是让每家每户都烧的起电石还是能做到的,一家就那么几个灯,撑死几个小火苗而已,能用多少的石头。

最关键的是,电石是可以“充电”的,乙炔是一种碳氢化合气体,用电石(碳化钙)和水(氧化氢)通过接触反应产生乙炔(碳氢气体),那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化钙的碳离子和水中的氢离子都合并逃逸了,那么剩下的东西就是钙和氧的化合物,既‘氧化钙’。

氧化钙是什么?那不就是生石灰或者煤矿中的矸石吗,拿去和焦炭放到一起再加热一次,往里面补充一下碳元素(充电),不就又变成电石(碳化钙)了吗。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东西,真正消耗的,只是煤矿当中的碳而已。

多便宜(??ω??)

在路上想着未来不久就需要研发的东西,罗冲就带着自己的一队随从到了四通县,四通县这里也是今年年初开始动工建设的,但这里是个连通多地的陆路交通枢纽,所以各种物资都不缺,从哪个方向来的东西到这里都是最近的,自然是要首先满足四通县自己的需求。

而且年初为了建设四通县,罗冲还特意调了几百个奴隶过来干活儿,所以建设的速度很快。

四通县是一座夯土城池,它的面积也很大,是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城池,宽五百米,长九百米,依山而建,北面是暗黑森林,全是那种黑色的铁木,南面就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路,是浏阳郡到汝阳、汉阳两郡的陆上运输主要途径。

与这条路一路之隔的地方,就是属于四通县的大片农田,灌溉的水源都是从北面森林里的几条溪流汇聚之后引过来的,为了不影响陆路运输,还专门从路下面挖了一条暗道,当作一个人造暗河,专门引水之用,

它的形状,其实就是在路的两边一边打一口井,再把两口井从井底挖通相连,这样就可以绕过大路引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