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2 / 2)

不过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浏阳郡现在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说什么京都实在是扯淡,连过冬的食物都要罗冲这个首领来想办法,唉

批复了大树的建城申请,以及命名和相关事宜,罗冲也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

桑氏族的人们已经采集了大量的野生栗蚕蚕茧,但是他们对加工方法还是一无所知,到底能不能把这些蚕茧成功的变成布料,一切还只能靠罗冲来办。

在纺纱车间的一个角落里,一台新的纺纱机正静静的摆放着,这是用初代机改装而成的,如今却已是面目全非,全然看不出还有哪里像原来的样子。

特质的长方形铁盆被架上缫丝机,下面的炉子里烧的是木炭,这样燃烧之后温度更高,而且基本上没什么烟,所以即便的平常人家也是可以用得起的,至于铁盆,用不起可以换成陶盆吗,没什么大不了的,终究只是一个加热的工具。

铁盆像是一盆鸳鸯火锅一般,被里面的隔断一分为四,大部的人都看不懂,罗冲本来是想给他们解释的,后来一想还是算了,说了他们也未必能听懂,一切看成与不成吧,如果真的能行,那他们自然也就明白了。

“来人,将挑选好的茧子放进热水里,然后用筷子搅拌一下,要记住,每个槽里只能放八个,开始吧。”罗冲站在一旁,开始了汉部落第一次缫丝的指挥工作。

操作的是桑丘这个族长,以及她之前带的那个翻译,两人拿出一个细密的藤筐,然后就从里面数了茧子放到铁盆中,每个水槽都是八个,不多不少。

前几天桑丘两人也曾问过罗冲,为什么一定要用八根蚕丝为一股呢,怎么不是五根或者六根,这个,说实话,罗冲自己也不知道,这都是前世小时侯上学时那个喜欢养蚕的老师告诉自己的,可是他现在能怎么说,他也很懵逼啊。

蚕丝的直径只有人类头发的十分之一,太细了对于纺织来说并不方便,不过罗冲已无法确定,这到底是老师说的,还是从古至今的传承数目。

不过罗冲对此却有很大的不认同之处,比如前世马王堆出土的丝衣,其中的一整件衣服,就能直接叠一叠塞进火柴盒里,这样的衣服是有多薄,有多轻?

古人是怎么织出那么薄的丝绸的,如果说他们纺线时用了八根,罗冲死都不相信,不过虽不至于用一根蚕丝来织布,但是两三根那般的细致估记还是有可能的。

没有继续纠结这个问题,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先把丝绸织出来再说别的不迟,先证明可行,然后再慢慢改进呗。

桑丘用筷子搅拌着水槽中的蚕茧,上面很快就出现了脱丝现象,这是蚕茧上面那一层用来固定的‘吊床’已经分解了下来,把这些‘吊床’用手挨个撕掉之后,继续放在水槽中搅拌,没过一会儿,上面果然有几根丝缠到了筷子上面,这便是大功告成了。

桑丘和翻译两人都很激动,还有周围几个围观的人,有罗冲的岳母大人,还有小蝶。

“这个丝好细啊,如果用这个织布,那一定会很薄,就是不知道织出来会是什么样,罗冲,这个能让我来织吗?”小蝶在一旁问道,眼睛里满是期待,她对于纺织方面任何的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

感兴趣好啊,有眼界,对新鲜事物保持强烈好奇心,能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才是适合这个时代的人,不然全都暮气沉沉的汉部落也就不用发展了。

“可以啊,到时候由你来织第一匹丝绸。”罗冲答应的很干脆,巴不得给她找点事做。

只是两人说话的功夫,桑丘和翻译两人就已经找齐了四组线头,然后又在罗冲的指导下,把四组四线穿引到机器的各个关节中,最后绕在了纱锭上。

再接下来就是脚踏板提供动力了,随着飞轮的快速转动,蚕茧的丝线开始被逐渐剥离,每一组的八个蚕茧都紧紧的聚在一起,因为丝线被飞轮拉扯开始不停的飘在水面上抖动。

茧子变小的过程用肉眼几乎无法辨别,因为丝线实在是太细了,一个还没栗子大的蚕茧里,就能抽出一千米左右长短的蚕丝,其粗细程度可见一斑。

由于有了之前两代纺纱机的研制经验,这次的缫丝机改装的很成功,第一次上机就能正常工作,这让罗冲很开心,不过看着纱锭上蚕丝累积速度如此之慢,罗冲也是无语了,无聊,没办法,纺织这个工作本来就是无聊直接的行业,每天不停的重复同一个动作。

当然了,主要还是因为现在花样太少的缘故,纺织的技法只有平织一种,染色也只能染单色,不会套色,不会印染,所以才会显得很无聊,因为能玩的花样太少了。

好不容易等到第一轮的四束丝纺成纱线,罗冲都忍不住有些困了,当然,这么点东西是肯定不够拿来织布的,所以还要如此往复,不停的缫丝,直到把这次采来的蚕茧全部缫成丝线,要不然都不够折腾一回的。

罗冲是个大忙人,他没空在这里继续盯着,那么多的茧子,只有这一台机器,全弄完怕不是都要下雪了,于是转身便走,有这功夫还不如继续刻自己的铸币钢印模子。

回到了教室里,下午第一节是自习,不过现在的自习课全都被罗冲安排刻字了,他自己也坐在讲台上对着放大镜绘制钱币的图案,然后再行雕刻,但是让罗冲没想到的是,他才刚坐下没多久,被罗冲委派负责所有刻字工作的白起就来找他汇报了。

“首领,咱们的胶泥活字,第一个字号的所有常用字都刻完了,全是边长八毫米大小的,我们是不是先烧出来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