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布尔津·阿勒泰·可可托海镇(2 / 2)

“这样最好不过了。”刘伟民笑道,“正好我还想去可可托海玩一下。”

主意一定,他马上订好了机票,几人散步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一早,虎永刚就驱车离开布尔津县城,沿着217国道向阿勒泰方向行驶。

一路马不停蹄,100多公里的路程,一个半小时就到了阿勒泰市。

“阿勒泰”是突厥语,意思为“金山”,因山中蕴藏黄金而得名,有“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之说。

阿勒泰市在古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牧居地,自古以来先后有塞种、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哈萨克等游牧民族自此繁衍生息。

据史书记载,秦代牧居在此的部落,是由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迁来的塞种人。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政府均在此设行政管理机构。

阿勒泰市曾先后荣获“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30余项殊荣。

尽管如此,虎永刚一行也没在市区停留,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可可托海,此去还有200多公里,必须抓紧时间。

穿越阿勒泰市繁华的路段,走出不远,遇到修路,还好可以单向通过。

再行驶一段黄色岩石山丘区域,进入216国道。

这个路段的路况还可以,就是路面上布满了牛马羊粪便的印迹。

黑白黄三色混搭的花牛,黑色枣红色水泥灰色的膘肥体壮马儿,成群结队地出现。

牛犊子站在牛妈妈身下伸头吃奶,场景温馨;骑着马牧马、牧牛及牧羊的牧民,三三两两,大群牛马激起灰尘,宛若千军万马走过,蔚为壮观。

群马在国道上旁若无人,迈着矫健的步伐,检阅着一辆辆缓缓跟在它们屁股后面或侧面行驶的车辆。

216国道仿佛在山岗上,俯视道路两边,树林田地、庄稼牛马等构成的北疆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逶迤绵延的阿尔泰山,如影随形地跟在房车左边车窗外。

过了216国道阿克恰任收费站后,绿色田园消失,黄色戈壁滩登场,车辆少多了,车速也快多了。

远处草甸上牧民的白色毡房,在茫茫戈壁十分显眼;近处骆驼挺着肉鼓鼓到耷拉下来的驼峰,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国道旁或戈壁滩深处。

沿途时不时会有绿洲出现,有绿洲的地方就有建筑物,但一般都是检查站,还有就是玉石市场或村庄。

过了阿克恰仁乡,东行不远,216国道就断了头,改走乡道,往东南行驶。

中午时分,到达了素有“中国寒极”之称的可可托海镇。

“可可托海”的命名,来源于哈萨克语和蒙古语?。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的意思则为“蓝色的河湾”。

这是一个因矿而诞生的小镇,1951年,这里是中苏合营新疆有色公司阿山矿管处;1953年,为第一区;1956年,才撤销了第一区,成立了可可托海镇。

时至今日,虎永刚的房车行走在小镇的街道上,入眼所见,还有不少苏式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