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古称宁远。
民国三年(1914年),取伊犁与宁远两地名的首字,改称为伊宁。
这是一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塞外江南、花园之城、苹果之城、白杨之城”的美称;并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这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中国共有56个民族,此地就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40个之多。
下午七点,虎永刚的房车开进了伊宁市区,在六星街附近找了间酒店下榻,稍事歇息后,就开始逛六星街。
六星街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由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规划设计。
从街口的导览图可以看出,整个街区东起江苏路,南邻解放路,西至伊犁师范学院,北邻环城北路,平面呈圆形,有6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像一个巨大的蜘蛛网的形状,把街区分成6个扇形地区。
其中心为学校、商铺、清真寺等公共建筑,外围为居住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住模式。
1934年,伊犁屯垦使公署从霍城惠远迁至伊宁后,伊宁便开始成为伊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当时,新疆实行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六星街就是依据“六大政策”这一理念而规划设计的。
这样的格局,与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完全不同,类似这样六角形的街巷,只有西方少数几个国家尚有留存,在中国绝无仅有。
现在这里的街区是由黎光街、工人街、赛依拉木街三条街从中心点分散出去成为六条主街道。
在每一条主街道上,又分成若干小街道,如黎光街一巷、二巷,直到七巷。
在这个占地面积只有47公顷的街区内,现居住着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七、八个民族的居民。
各式民族庭院和民居,沿着放射性的街道在环形扩散模式下依次布置井然有序。
有欧式风格的尖顶小阁楼,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的半弓形窗棂,也有俄罗斯铁皮尖顶木屋门廊,还有维吾尔族风格木雕、石雕浮板及各式铁艺门廊等。
这里不仅多民族聚居,不同宗教也在此地聚合。街区内有清真寺、也有东正教堂,还有一个俄罗斯墓地,见证了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结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现象。
街区内各种店铺星罗棋布,各种口音的游人摩肩接踵。
虎永刚几人漫步其间,明知还在国内,却有一种身处异国他乡的感觉。
这里也有一家“古兰丹姆”冰淇淋店,小刘娜说要去尝一尝,和八卦城离街的那一家哪个正宗。
刘伟民笑她,给自己的好吃找借口。
虎永刚却说:“你也别说你丫头,我们就不好吃吗?”
“是哦,也到了晚餐时间了,该去找吃饭的地方了。”刘伟民笑道。
街区内餐馆不少,像什么面肺子、小锅抓饭、俄罗斯面包等等,都以小吃居多。
好不容易看到一地道新疆味,门前小广场上还有民族歌舞表演,宁静忙说,就这家吧。
虎永刚自然没有反对意见。
刘伟民笑言,菜好坏点无所谓,只要有号称“新疆茅台”的伊犁老窖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