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梁鸿之名(1 / 2)

大道清理计划 醉剑聆风 1190 字 10个月前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梁鸿留在了陈邑之中,帮助陈家重新盖好了房子,还搭好了养猪的圈。

而且梁鸿在这一个月里不仅没有吃陈家的饭,就连水都没有喝一口。

这完全就是在给陈家做义工,这样一个儒生,事情能做到这个地步,绝对当得上‘仁义’二字。

他不小心失火,点燃了上林苑,波及了陈家。

但是他不仅没有逃避责任,反而主动上门赔罪,还帮助陈家新建了房子。

这件事一直传到了长安城里,就连长安县令都被惊动了。

这位县令也是太学生出身,闻听这件事后亲自来到陈邑巡查。

了解了事情之后,县令对梁鸿也是非常欣赏,当即免了梁鸿失火烧林的罪责,还想要请梁鸿去长安县辅佐自己处理事务。

但梁鸿当面拒绝了县令,并称自己无意功名,只愿隐居山林,钻研学术。

梁鸿当面拒绝县令的好意,不仅没有让县令生气,反而让县令更加敬佩梁鸿。

一个对学问如此热衷,甚至为此连官都不做的人,就连县令这个官员本身也是很敬佩的。

最后县令也没有为难梁鸿,只是又由长安县出了些钱,置办了一些家中器具,送到了陈家。

这样一来,就连陈窦也不好意思再说梁鸿一点不是了,整个陈邑的乡民也都对梁鸿敬仰无比。

德才兼备,又是太学生,而且为人仁义,这样的人怎能不受百姓爱戴。

于是梁鸿的名声越传越远,整个长安周边地区都在传颂着梁鸿的仁义之名。

最后,连司隶校尉都被惊动了。

司隶校尉,下辖河南郡、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可以说是真正的大人物。

当司隶校尉向长安县令问询过后,没过多久就下了一道令文,请梁鸿去司隶校尉部做官。

这一下彻底让梁鸿的名气响亮了起来,但这也是汉帝国的初衷。

汉帝国自从孝武皇帝开始设立察举制,让寒门子弟也有了上升的空间。

察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点选拔制度,就是举秀才和举孝廉。

举秀才是为了表示国家重视人才,举孝廉则是为了表明国家治理社会风气的一种策略。

如果孝顺、仁义、道德高尚的人可以被国家重用,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向心力,社会风气也会越来越纯正、淳朴。

而一个县令治理的地方出了一个大孝子,或者出了一个道德节操无比高尚的人,那对这个县令来说也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正说明他治理的好,百姓教化的好!

于是县令第二次来找梁鸿,苦口婆心劝他去司隶校尉部任职,去了司隶校尉,那真可以说前途广阔,比他这个县令广阔的多了。

但梁鸿还是拒绝了,并且第二天就找上了太衍。

太衍见到梁鸿时,他正穿着一身褶旧布衣,脸上写满了不耐。

“伯云,你不是要送弟弟去安陵求学吗?”梁鸿来到陈家新院子里,坐到躺在竹椅上的太衍面前就问道。

太衍睁开眼睛,看着梁鸿,轻笑一声,“哟,这不是道德君子梁伯鸾么?”

梁鸿苦笑一声,“伯云,你就别挖苦我了,司隶校尉这次又来召我去做官了。”

“司隶校尉?”太衍坐起身来,“哈哈,不错啊,司隶校尉位高权重,你若是在他手底下做官,日后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梁鸿摇头道:“鸿此生不求封侯,也不求拜相,只求能居隐田园,钻研学问,便此生足矣。”

说完,他朝太衍道:“近日来官府频频差人来劝我出仕,我已不堪其烦。正欲回平陵老家隐居,我知伯云兄欲送仲平前往安陵求学。鸿虽不才,愿意在班先生门前举荐仲平。这些天来我也对仲平了解许多,他少年聪慧,又极具孝心,想来也是一个少年英才。举荐这样的人给班先生,我也不怕日后坏了清誉。”

太衍指着梁鸿道:“你们这些书生,一辈子也就只看重名声清誉。”